英國傳媒把白禮達比作利比亞狂人卡達菲和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斥其獨裁、貪婪、無恥,或許這跟英格蘭申辦世界盃失敗有關;但其他國家傳媒又怎麼看白禮達以唯一候選人的姿態,連任國際足協主席呢?
德國《明鏡周刊》評論文章標題是《公平競技,算了吧!》,文章形容白禮達再登金字塔之巔,腳下踩的是年輕球員、小球會的身軀,「他可以繼續斂財了!」該報還批評包括德國足總主席史雲辛格在內的歐洲代表,沒有一個支持英格蘭推遲選舉的呼籲。
「腐蝕足球的魔鬼」
國際足協在白禮達12年的專政下,已經成了一個大家庭,他自己成了大家長。白禮達讓國際足協和其他足球總會都富起來,自然沒人願意他離去。亞足協主席哈曼和中北美洲足協主席韋拿,也在準備把矛頭指向白禮達時,被道德委員會以貪腐之名,驅趕出門。
挑戰白禮達的人都要離開,南韓人鄭夢準02年先批評他腐敗,進而聯手祖軒遜等人挑戰主席之位,但最後關頭倒戈(有指換取決賽周的球證照顧)。今年國際足協副會長選舉,白禮達捧約旦王子侯賽因取代鄭,拔掉這根眼中釘。
白禮達在連任成功後表示要打擊貪腐,重建國際足協的形象,這是國際大笑話。《國際先驅論壇報》評論文章寫道:「這可能嗎?你就等着看,白禮達本身就被視為『腐蝕足球的魔鬼』。」
大魔鬼總圍繞着小魔鬼,阿根廷足總主席加當拿就是白禮達的盟友。這位80歲的「凱薩」上台32年,黑白兩道吃得開,除了貪污、利用黑幫控制球會外,最新是阿根廷和尼日利亞熱身賽的假波疑雲,白禮達風頭火勢下揚言徹查,最後恐怕只會是周瑜打黃蓋,做做戲罷了。
(球壇獨裁者一之三)
法比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