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醫生:或涉含雌激素奶樽

港醫生:或涉含雌激素奶樽

本港家庭醫生關嘉美,對於俄羅斯女嬰三個月大就來經一事感到「好得人驚」。她表示,某些腫瘤會分泌雌激素,影響發育,若並非有腫瘤,則很大可能是外來物含有雌激素,例如水和食物,甚至奶瓶的製造成份含有雌激素,被女嬰吸進體內所致。

疑塑化劑致性早熟

提到女嬰的情況,關嘉美即時聯想到,含有雌激素的外來物,可能就是和近期鬧得熱烘烘的塑化劑有關,因為成份不良的奶樽,可能含有大量這種致癌物質。她表示,本港近年也有不少兒童過度早熟,8至9歲已經乳房發育,出現經期,醫生一直沒有頭緒,直至最近爆發塑化劑事件,才懷疑性早熟個案可能和這些黑心食物有關,大家可能不知不覺,已經被毒害了十幾年。
關嘉美又提到,體內雌激素過多,除了令兒童早熟外,還會增加罹患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