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呢區--沙田ShaTin壁球姐弟兵 沙田友的印記

我來自呢區--沙田ShaTin
壁球姐弟兵 沙田友的印記

「人和」跟「地利」,是別人恨也恨不到的!早前榮升世界壁球排名第10的歐詠芝,10歲開始打波到現在,一直有細佬歐鎮銘跟她出生入死;出身馬伕宿舍,踩單車到體院練壁球只需5分鐘,每天比別人省下至少半小時車程,一星期訓練6天,一年省下多少時間。難怪她會說:打死不離親姐弟、打死不離沙田區。
記者/攝影:徐嘉華

同一個月生、同屬水瓶座的兩姐弟只相差一歲,由細到大的經歷像倒模出來,從幼稚園到大學同一間學校不特止,還讀同一個學系(理大商學院管理系);壁球事業也如是,大賽如09年世大、東亞運、10年亞運都是拍住上(見附表),Annie坦言與細佬情同老友,她現在攀升至世界第10位,細佬也有功勞,她說:「這十幾年打壁球,有細佬互相提點及分享壁球的點滴外,最重要是有人聽我『呻』,不開心的事講給他聽,心情都舒暢好多。」以下各地,正是兩姐弟成長印記。

1.城門河--跑步練體能

曾因污水問題有「臭河」之稱的城門河,對沙田友來說又愛又恨,家住馬伕宿舍的歐氏姐弟,從家裏步行到城門河只需5分鐘,Annie說:「小學時會同細佬到河邊掟石仔,我唔鍾意水,所以不會走落河玩,河水的臭味習慣後也不覺太臭,反而河風吹過來感覺好舒服。」
細佬Leo最記得中學期間大約13至15歲已經是壁球青年軍,他說:「那時我們一星期要跑兩次城門河,每次4公里,記得太陽猛的時候跑步最辛苦,但總比在體院跑田徑場好,城門河至少有風景睇。」

他們最鍾意這公園人少,才能在這裏學懂踩單車。

2.城門河第三休憩公園--學識踩單車

一個並不起眼、靜到幾乎無人知的小公園,卻是兩姐弟童年的美好回憶,更重要是在這裏學識踩單車,作為日後代步的重要技能。

兩姐弟對上一次到禾輋大排檔食飯已經是中學時期,平時多食住家飯。

單車變交通工具

Annie表示:「小學二、三年級,媽咪就是在這個公園教我同細佬踩單車,學識後,我們小學就踩單車返學(屋企至禾輋的小學約需10分鐘),之後到體院練壁球,都是從家裏踩單車去,十分方便。」兩人現在用的單車,從15歲開始用到現在,十分長情。
訪問那天,公園也是四處無人,兩姐弟一時攀鋼架,一時騎動物搖搖椅,重拾不少兒時回憶。

3.禾輋排檔--夠晒鑊氣

位於禾輋邨內的「禾輋排檔」有不少美食的大排檔,訪問那天的陳根記,80年初開張時兩姐弟還未出世。

彭福公園處處都有奧運標誌,只可惜壁球仍未列入奧運項目。

還是欣賞媽媽廚藝

兩人來得最多的時期是中學陸運會及水運會時,由於運動場就在「排檔」對面,所以一日兩餐都在這個「排檔」解決。
Annie坦言不抗拒到大排檔「醫肚」,她說:「我覺得這裏很有特色,很懷舊,食物又夠鑊氣,只是我們很少出街食飯,因為媽媽煮的餸菜已經好好食,加上我們每天在體院練波,很多時都在體院食午餐及晚餐,不用到處找食肆;晚餐後返到屋企,媽咪已經煮好湯及糖水,我最鍾意她做的西米露。」

4.彭福公園--奧運夢成泡影

踏入彭福公園的入口,一支巨大的北京奧運火炬正插在花糟的中央,勾起兩姐弟的壁球奧運夢,原因是壁球本有機會成為2016年奧運項目,可惜不夠票下暫成泡影。

回憶中秋花燈靚

Annie說:「本來想着若壁球入到2016奧運會,我那時只是27歲,應仍有力爭取代表香港資格,現在就算再下一屆入到奧運,我也太老了。」
彭福除了入口有奧運標誌(火炬)外,走到入面的小湖上也有奧運五環的標誌,兩姐弟看見時哭笑不得;不過彭福也有兩人的童年記憶,Leo說:「十幾歲時中秋節來過彭福看花燈,記憶中是好靚好靚。」

後記:如果沒有細佬……

Annie其實還有一姐一哥,但年齡相差5至10年,不及細佬投契。問Annie那個階段可以沒有細佬陪,她選幼稚園:「那段時間他時常跟我爭嘢玩,我倆都是2月生日,永遠都是細佬的禮物大份一點。」

二人形影不離,細細個已經孖住上。

兩人相同處

學歷:理大(商學院管理系)三年級(Leo二年級)
職業:全職壁球員(去年6月至今)
威水史:10廣州亞運2銀(單打及團體)(Leo1銅(團體))
10墨爾本世大錦1金(單打)1銀(混合團體)(Leo1銀(混合團體))
09香港東亞運2金(混雙/團體)
2銀(單打/女雙)(Leo2金(混雙/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