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丁屋,從原來三層,加高至五層,挖通地牢,丁屋原貌大顛覆,那種風景,非常巴基斯坦。十年前到過白沙瓦,路經市集,最矚目的就是僭建房子。房頂參差,在晴朗的午後,孩子們在房頂放風箏,僭建的部份,不必伊斯蘭堡的屋宇署巡查,那種層層疊疊,盲的也看出來,是即時有危險的違規建築。在市集拍照,放風箏的房頂相當的悅目,像一本精裝小說國際版的封面。而巴基斯坦從來沒有模樣像拉登的鄉紳跑出來,說要為僭建的房子鬧革命。雖然人在動盪的白沙瓦,感覺還比置身新界鄉紳勢力範圍中,更平靜恬然。至低限度,在清真寺內舉機拍照,沒有像香港記者到丁屋攞料那樣,遭鄉民辱罵追打的狼狽。
市區僭建是另一種風景。深水埗土瓜灣這些「重災區」是老外最喜歡的shot。僭建的「籠」裏老百姓咬緊牙關,盡力替自己的居處發水,在沒有多少剩餘地積比率挪用之下,僭建得寸進尺,社區面貌,橫向扭曲,危機重重。清拆了一個九龍城寨,冒起的山寨遍佈港九。市區重建稱霸可還是敵不過市區僭建。半山麥當勞道64號的僭建物,是獅子山下一道風物地標。從西環角度睇,極有可能是一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