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旁邊一桌有食客跟我說,每星期看我的節目學普通話。
我問他學到多少?他說比之開始的時候,明白多了。
有道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廣東人說官話。」
廣東人對官話,即使不抗拒,似乎也有些恐懼。
當年梁啟超赴京晉見光緒皇帝,他是進士,按慣例,既得皇上召見,一般都會封個翰林,但結果,光緒皇帝只給了他一個六品官。
原因就是梁啟超只會粵語,縱有滿腹富民強國的計謀,當着皇帝面說出來,皇帝則一句聽不懂,雞同鴨講,不知所云,皇帝便草草把他打發了事。
由此可見,官話之重要性,非始之今日。
前兩天一位從內地來香港工作的朋友說,因為不會說廣東話,覺得在港生活不方便。我告訴她,今時今日你來香港,已經好多了。
因為在祖國扶貧客大舉來港「血拼」之後,香港各行各業從業員的普通話起碼能聽,講得流利的也不少。
許多名牌店的售貨員,要是去見光緒皇帝,際遇一定比梁啟超強,弄個四品官做做,絕無問題。
語言跟許多謀生本事一樣,逼一逼,總學得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