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論衡:內地經濟增長料放緩

德智論衡:內地經濟增長料放緩

大部份中資企業已公佈今年第一季業績,整體而言增長仍保持強勢。然而,德盛安聯資產管理成員公司RCM認為,雖然第一季的盈利增長數字仍屬高水平,但由於投資者普遍預期,今年下半年內地經濟增長速度減慢,盈利增長於第二及第三季或會放緩,故此現階段不會因應首季強勁業績表現,而調整企業盈利全年預測水平。RCM預期,今年國企股全年盈利增長約為15%。
雖然A股市場上市的公司第一季業績顯示上半年仍然理想,但下半年能否錄得盈利將會受到嚴峻考驗。故一些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少的行業例如資訊科技、工業類,以及消費業應值得注意。

燃煤需求保持強勁

此外,個別資源類股份亦為投資者所注視。其中,煤炭方面,與其他資源相比中國有較多的燃煤資源,只要中國經濟繼續按較高速度增長,燃煤的需求應該會保持強勁。加上鑑於早前日本東北發生大地震,中國及全球其他地方將會延遲發展核電廠,故市場對燃煤等傳統能源將繼續有需求。中期而言,燃煤前景看法正面,但短期內,由於內地通脹壓力,煤炭價格會繼續面臨價格上限限制。
石油股方面,雖然難以預測油價短期表現,但油價長期而言將會繼續上漲。故此,RCM繼續看好上游石油公司,這些公司較受惠於油價上升,所受到的政策風險影響較少。至於下游煉油公司一直面對監管風險,即政府未必准許提高煉油產品價格。
至於個別前景比較審慎的行業包括電訊業,其增長仍相對呆滯。至於銀行股,第一季的強勁業績非常理想,儘管未來數季增長可能會放緩,但估值上仍相當便宜。
目前,企業盈利面對主要風險是如果全球經濟復蘇步伐顯著放緩,中國經濟增長勢必受影響,部份投資者更開始擔心中國經濟出現「硬着陸」。當然中國政府將會密切注意有關情況,在必要時,或會一改先前預期的緊縮政策。
另一個風險是與通脹有關,雖然內地通脹很大機會在今年年中見頂,但或仍會在高位徘徊。內地的通脹問題屬結構性,就算食品價格下跌,但勞工成本上漲也構成壓力。另外,通脹並非純粹中國現象,這日漸成為全球現象。油價等商品價格上漲是原因之一,因此,若油價一直高企,不獨中國及新興市場受影響,全球經濟也會受衝擊,增長難免受影響。為管理風險,投資者應避開對經濟周期敏感的公司或行業。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