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園模擬廣場日與夜學生親體驗血腥天安門

維園模擬廣場日與夜
學生親體驗血腥天安門

【本報訊】22年前的6月3日傍晚,解放軍開始操進北京天安門廣場,展開血腥的清場鎮壓行動。22年後的6月3日晚上,模擬89年北京學運的情景,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重現,天安門的城樓下是50多個中學生搭建的帳篷,64名學生親身以感官體驗中國人無法遺忘的「廣場的日與夜」。要薪火相傳平反六四,前學運領袖王丹昨晚向學生們作出懇切呼籲,「拒絕遺忘,延續記憶」就是最強的武器。
記者:張文傑、蔡建豪、倪清江、梁德倫

支聯會昨晚在維園足球場舉行「廣場的日與夜」,作為悼念六四22周年的一項大型活動。維園球場昨日重塑成89年的天安門廣場,球場一邊掛上一幅背景是天安門城樓及學生爭取民主的巨型屏風,屏風前搭建了50多個帳篷,活脫是學生當年死守廣場的狀況。早前透過網上報名及教師引薦招募的64名中學生,被安排於球場上,模擬感受當日軍隊進場前後的歷史真相。

中學生跪地扮演89年的北京學生,向中共政權要求「和平對話」及「反貪腐」。 王子俊攝

重演學生跪地遞上訴求

支聯會昨晚安排了兩個劇場,讓參與學生擔當劇中的一員,其中晚上10時開始的劇場《六四那一夜》,正正是當年軍隊開始鳴槍示警,衝進廣場的時刻。大會未有安排紙製坦克或軍人在場,只將全場的燈光熄掉,並播放當年軍隊清場的現場聲帶。各中學生以黑布蒙着眼睛,單以雙耳感受坦克車、槍聲及慘叫等不同聲音。部份義工更輕輕搖晃學生身軀,仿效學生逃亡的紛亂實況。
另一個劇場《五月的陽光》,各中學生分別扮演北京學生、前往聲援學運的外省學生、學生家長、軍人及幹部等不同角色。各學生被要求融入角色,並即場寫出各自訴求,部份學生跪地向幹部遞上「要求和平對話」及「反貪腐」等訴求口號,幹部角色則寫出「穩定壓倒一切」的官僚字句。
今天的中學教科書鮮有詳盡提及六四歷史,昨晚參與的中學生直言,透過活動體驗到當日學生爭取民主的過程。中五生湯偲怡說感受到鎮壓時學生承受的壓力,唯一心境上的差異是知道沒有生命危險,不會回不了家。
帶同兩名學生到場的趙老師說,讀大學時上街抗議血腥屠城,今天教授通識課的她,認為與學生談六四太遙遠,最好是讓他們獲得第一身經歷。

學生以黑布蒙眼,單以雙耳感受坦克車、槍聲及慘叫聲。義工更輕輕搖晃學生身軀,仿效逃亡紛亂實況。

王丹勸勉別要自我審查

支聯會昨晚也安排了正身處台灣的前八九學運領袖王丹,透過視像會議與維園現場的中學生交流,最多學生向王丹提出的問題是,「我們這一代應怎樣做?」王丹指今天的中國仍是一個極權主義國家,統治手段不離武力鎮壓及謊言。他強調要改變社會不能倚靠上一代,年輕人該有不怕表達意見的精神及使命感,「拒絕遺忘,延續記憶」就是最強的武器,勸勉學生別要自我審查。
此外,由市民自發組織的「VIIV」昨傍晚於銅鑼灣時代廣場外進行第二波行動,一大堆「VIIV」貼紙圍繞民主女神像散落地上,寓意毋忘六四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