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聽過這個名字,1997年10月28日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不單止是股市,樓市也出現了插水式暴跌,家庭資產大幅縮水,嚴重的財務負債,「負資產」應運而生,金融風暴前,香港炒樓盛行,物業轉一轉手隨時就升10%,一個單位可能轉手幾次,市民從「買樓必賺」的想法,隨着金融危機幻滅了,由於來得突然,很多專家都不能預測,破產、債務重組、海嘯價賣樓……等等,歷歷在目。跟住2000年「科技網絡股爆破」;2003年「沙士」;樓市處於谷底,直到2008年美國次按引發金融海嘯危機,本港並未受到重創,反而因為聯儲局量化寬鬆政策,大量資金湧入亞洲(其中包括香港),同時中國經濟起飛,人民幣升值,利率低,令樓市迅速反彈重拾升軌,一時間香港樓價得以托起,但過速的經濟膨脹,令到中國政府加大宏觀調控,特區政府亦意識到樓價過熱,從九招十二式到額外印花稅及最近收緊銀行信貸,推出不同政策令樓市降溫,收到效果未如理想,但成交價更直逼九七,甚至部份地區成交超越九七價錢,明顯地有些買家沉醉於升浪中,並沒有留意樓市已經悄悄地響起警號,未來面對的歐債危機,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完結,中國深化宏觀調控,通貨膨脹,息口上升等,這幾個月已經有多位經濟學家、銀行專家、地產學者等多次提醒,試想想,一旦外圍環境轉差,影響全球經濟,本港樓市必定出現大幅度轉向,樓價從高位下調2至3成,都不是沒有可能,居安思危,希望市民在購買物業自住或投資時,應該謹慎考慮,不要重投「負資產」行列。
Email: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