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外界指有在內地進行生產的Prada(1913),昨在其初步招股文件中首次承認,集團有80%製成品是由外部生產商製造,更承認部份生產商是位於內地及越南等地。Prada強調,外判是為提高產能靈活性,集團有為外部生產商提供支援並進行監督。
聲稱只有20%產品是由自設生產設施製造的Prada指出,截至今年1月底,其五大外部生產商包括一家在港上市的高檔鞋履生產商、一家台灣運動品牌鞋履生產商,以及一個土耳其皮革生產商。市場人士估計,在港上市的應為九興(1836)。
部份位於中國越南
本報昨日曾就外判一事致電九興財務總監李國明查詢,但職員指他身在東莞廠房,至截稿前仍未回覆。
「中國製造」會否對購買動輒過萬元的名牌產品有很大影響呢?米蘭站(1150)營銷總監陳漢量表示,顧客買名牌,名氣及形象是最主要因素,這亦包含了該品牌的質量控制,故產地只是次要考慮因素。
他又指出,現時顧客很精明,很清楚不同品牌的生產地,有關因素亦已反映在各品牌的定位及「價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