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港甲回顧】毫無疑問,今季港甲是充滿轉變及喜怒哀樂的一季。「港版巴塞」傑志打破南華壟斷聯賽局面,最重要是喜見華將可擔大旗;有起有跌,南華重金邀得前英超球星畢特及基士文加盟,引來一陣哄動,卻換來聯賽衞冕失敗,亞協盃分組賽出局。放眼未來,「鳳凰計劃」上馬,足總踏出改革第一步,勢必為香港足運帶來轉變。記者:曾雁平
喜─傑志搔47年之癢
有「港版巴塞」之稱的老牌球會傑志,今季重金請來前鋒盧比度及丹尼兩名前西甲兵加盟,而球隊在外援與華將融合、「巴塞式」踢法進一步成熟下,整體表現更進一步;縱使在本土盃賽交白卷,但在聯賽最終以1分之微,壓倒宿敵南華重奪失落47年的聯賽錦標,以冠軍來賀球會80周年會慶,兼且取得今夏在港舉行的英超亞洲挑戰盃的參賽資格。
傑志「土炮」中場林嘉緯與狂牛前鋒盧比度,在球隊爭標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林嘉緯今季的穩定性及入球均有顯著提升,更以中場球員身份成為華人首席射手。
至於過去幾季在港甲扮演「黑馬」角色的公民,今季殺入銀牌決賽與南華爭標,雖然在上半場36分鐘已經落後0:3,但卻戲劇性在法定時間扳平3:3,最後還藉互射12碼贏波捧盃;兩隊合演近年最經典的盃賽決賽,公民首次捧走銀牌,兼取得來屆亞協盃參賽資格。
怒─南華擁球星表現差
南華為締造聯賽5連冠,並染指亞協盃,天價請來前曼聯中場畢特及前車路士前鋒基士文,惹來擁躉無限憧憬;可惜星級戰將未能帶來成功,衞冕聯賽失敗,在亞協盃更與「兄弟波」的天水圍飛馬,齊於分組賽出局。南華表現與球迷期待落差甚大,令人大失所望。
曾偉忠上季重掌港隊帥印,各級別代表實行長期操練模式,希望透過訓練向球員貫輸港隊踢法要求;可是港隊開操以來不斷受球員缺席、又或到而不操問題困擾。每次港隊操練,見得最多是個別球員報到但在場邊「齋坐」;更奇怪是這些不常跟操的球員,依然是當然正選。
曾偉忠與足總的合約在今年4月屆滿,足總卻遲遲未有物色替代人,最終要曾sir以義工方式續領港隊及奧運隊;他曾公開批評足總處理方式,不應大安旨意由他充當義工:「港隊教練責任好大,不只是帶波出戰般簡單,有很多事情要準備的!」
哀─蔣世豪突然離世
要數今個球季最令人感憾的,相信是曾效力南華及發景的前愉園及港隊隊長蔣世豪,於今年4月22日疑因壓力等問題墜樓身亡,終年35歲;事件震驚本地球壇,亦令社會各界再次關注香港職業足球員,退役後的出路問題。
本地球圈為紀念這位一代中場指揮官,小球界、愉園體育會及足總先後舉行3場紀念賽,以紀念「豪豬」為球壇及港隊所作出過的貢獻;3場紀念賽共為蔣世豪遺孀及3名年幼子女籌得近200萬港元善款,善款將用作3名小朋友讀書之用。蔣世豪出殯當日,他生前多位好友負責扶靈;而不同年代的隊友及戰友均有到場,送「豪豬」最後一程。
樂─鳳凰計劃終上馬
港隊在09年藉主場之利奪得東亞運足球金牌,部份主力於去年10月代表香港出戰廣州亞運足球賽,結果交出驚喜戰績。港隊在分組取得2勝1和不敗戰績出線,當中分組賽先賽和阿聯酋,繼而首次擊敗西亞勁旅烏茲別克;而港隊在分組賽最後一仗輕取孟加拉後,終自1958年再次躋身亞運淘汰賽。可惜港隊於16強不敵阿曼,惟在被看淡下能殺入次圈,絕對值得一讚。
此外,醞釀多時的「鳳凰計劃」,於今年4月的足總特別同人大會通過修改憲章,終告上馬;香港足球踏出改革第一步,而足總在足球發展上將獲政府更多資源,並準備在2012/2013球季成立「港超聯」,希望此計劃能夠打救香港足運。
港甲回顧今季回望
港甲2010/2011球季大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