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億元設立 10年醜聞不斷政府怒殺中藥研究院

花5億元設立 10年醜聞不斷
政府怒殺中藥研究院

【本報訊】政府用5億元設立的中藥研究院,10年來科研無能更爆出管治醜聞,12名員工兩度寫信集體投訴女總裁,9人集體辭職,女總裁入稟禁制下屬發投訴信電郵,且真正做研究的經費不足一半,其餘全是行政開支,政府終下令怒殺中藥院。曾向關鍵人物了解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指,中藥院情況比想像複雜,又質疑該院:「做咗10年,做過啲乜嘢令社會、公眾受益?」
記者:呂焯均

全稱為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是半官方機構,董事局成員包括高官及中藥界,10年前由馬會承諾資助5億元成立。
但該院一直表現差,屢次改變營運策略,最初撥款支援中藥標準化及產品增值開發,統籌和管理中藥研發項目,給人印象是撥款機構。06年轉向加強支援本地中藥業,又企圖擺脫純屬撥款機構印象,把重點放在孕育增值商品化及技術轉移工作。09年再修訂,加強支援中藥業,協助業界符合規管架構的要求。

人事鬥爭不停

可是,本港大學的中藥臨床及研究發展更具成效,中藥研究院不但研發工作落後於人,連網頁資訊也粗糙簡陋,例如市場研究報告欄目內只有內地政府中醫藥相關政策及發展規劃(2009-1)、內地中成藥及保健食品市場(2008-8)兩項。中藥業新聞一欄今年只有一則:香港《中醫藥條例》中成藥註冊條文生效(2011-02)。
去年該院撤換總裁利德裕,由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前副院長許少珍繼任後,人事鬥爭不停,去年7月12名員工聯署投訴管理層;一名員工向董事局報稱遭另一員工恐嚇;8月另一封投訴信指一名員工行為不當,同月12人再度聯署投訴信;總裁不滿一名員工電郵公開投訴信,報警及向法庭入稟申請禁制;10月9人集體辭職。
事件最終迫使政府聯同董事局聘請顧問全面檢討中藥研究院,顧問報告已完成,結論是無藥可救,政府決定解散中藥研究院,另設立新的委員會統籌中藥的發展與推廣。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下月中將召開聽證會討論事件。

中藥研究院行政開支較研究花費還多。圖為小學生到該院參觀。互聯網

董事避談管治

該院董事李應生回應記者時以員方有禁制令和司法聆訊,不宜談論管治和人事問題。
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成員陳偉業表示,整件事比想像複雜,「真係問題多多,歎為觀止」。中藥院內的員工都是有學識、有研究地位的人,竟弄至此地步。事件反映政府半官方機構黑箱作業,冇問責,冇透明度的弊病。

前總裁利德裕(左四)在中藥研究室接待參訪人員。互聯網

中藥研究院六宗罪

一、資助18個項目,3個難尾,5個仍進行,10個完成,平均每年1個,成效很低

二、24名員工行政佔逾一半,花了一半經費

三、各大學中藥研究成果更好,檢測和認證局又做中藥檢定,令中藥研究院更無用

四、衞生署編製香港中藥標準較中藥研究院的中藥研究室支援服務佳

五、去年12名員工兩度發出投訴信不滿總裁,9名員工集體辭職

六、總裁報警及入稟告一名員工,禁制其電郵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