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療科技進步,較罕見的高危疾病都可盡快治理,例如每年全港只有10多宗的巨大黏液瘤,屬心臟良性腫瘤,無特別病徵,但嚴重時可引致腦中風。瑪麗醫院前年有一名黏液瘤達8厘米乘5.5厘米大的病人,須深切治療;專家指,心臟超聲波配合電腦掃描,可及早確診,將腫瘤切除。
記者:陳凱迎
該名在瑪麗醫院治療的46歲男病人,最初因氣促及下肢水腫求醫。檢查顯示其心臟脹大,心臟超聲波檢查再發現其右心室有一個8厘米乘5.5厘米大的巨型黏液瘤,阻礙心內血流,須接受深切治療。該病人其後接受緊急開胸手術,將腫瘤切除。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副顧問醫生曾巧峰指,巨大黏液瘤成因未明,病徵包括氣促和胸口痛等,與一般心臟病分別不大,但可透過心臟超聲波和電腦掃描檢查發現,「唔少病人會做身體檢查時發現有呢個病」。
一旦確診須盡快切除
曾說,倘黏液瘤太過巨型,阻礙心臟內的血流,導致部份心臟肌肉因無血液供應,出現急性心衰竭;一般黏液瘤會長在左邊心臟,一旦腫瘤部份組織脫落,可隨血流經大動脈再分流到腦部,堵塞血管造成腦中風。該名患者的巨大黏液腫瘤壓在右邊心臟,若有組織脫落可能流向肺動脈,阻礙供血。故此,病人確診患有巨大心黏液瘤後,須盡快進行心臟手術。
曾解釋,巨大心黏液瘤須透過傳統手術切除,「即係要喺個胸口中間開一個長傷口」,並在手術中配合儀器,進行體外心肺循環。巨大心黏液瘤患者大部份介乎30歲至60歲,心胸外科專科醫生崔永雄指,此症在港並不常見,估計全港患者每年也只有10多個。另一名心胸外科專科醫生何國強指,病人接受手術後,一般復發機會不大。
領航醫療系列三/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