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土瓜灣木廠街的盲人工廠約有70多名工友,視障者佔12人,其餘多為智障人士,每年營業額1,500萬元。根據年報,盲人輔導會去年度有500萬元盈餘,連同政府及其他慈善撥款等每年總收入1.5億元。
超齡變學員日賺80元
盲人工廠過去以日薪及「件工」計薪,連各類獎金及雙糧,工友平均時薪17元,但為配合最低工資,5月1日起取消所有獎金及雙糧,並縮減工時,由日做8小時減至6小時45分鐘,不計飯鐘錢,每周由6天減至5天半,工廠按各人表現將時薪劃為28至39元。消息人士稱,七除八扣後,部份工友每年總收入「幾乎冇加到」。
要受惠於新合約亦困難重重。工廠在4月時拋出11項生產力評核準則,達5項要求才可簽新合約,僅一半人合資格簽新約,其餘無奈接受過渡性安排,維持舊薪酬等候接受能力評估。
盲人工廠退休年齡為55歲,過去多可獲延至60歲,但5月1日起嚴格執行55歲退休,超齡者「獲准」到庇護工場繼續開工,由僱員變學員,不再受最低工資保障,日薪一律21元,再計「件工」,每天最多僅能賺約80元。
盲人輔導會發言人稱,工廠上年度「無賺無蝕」,最低工資令薪酬成本上漲,若不節流將現赤字,該會不欲裁員,才以縮減工時等方法削減開支,而嚴格執行55歲退休亦為控制成本,讓退休者到庇護工場工作亦非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