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機裏的聯絡人分成不同群組,自然簡單,公事上有來往的、提供不同服務的、親戚,然後,餘下來就都是朋友了。藏在心裏的電話簿就不易分類了,相處愉快的、話不投機的、人格有保留的、值得信賴的、腦袋盛豆腐的、聰明伶俐的──這樣分下去只會沒完沒了,而且以一己的主觀感覺,誠實赤裸地面對認識的人,即使只有自己知道,還是不太好受。
昂山素姬跟我們分享了她的分法。首先應如格言所說,不以好壞善惡智愚賢劣來分。能做到這樣,就省了許多煩惱,不必因心癢技癢而為他人評分。起碼,被人連累的時候,就不用反問,是愚笨的人還是懶惰的人更可惱。被人傷害的時候,也會得悲憫起來,各有因緣各有所需各有苦衷,不能說害了對你不好就是壞人惡人,人不應該由我見而分。還是意難平的話,還可以對自己說,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可憐人自有其可恨處,於是可恨之人也是可憐人。
但,這個太一本正經了,吃過不合理的苦頭,需要幽默睿智做為甜點。昂山素姬將人分為會學習的人與不學之人,所以,害苦了她害慘了全緬甸人民者,也只不過是「學習得不夠快的人」。還有比這更令人放下最後一口怨氣的說法嗎?所有自私殘暴野蠻乖張變態入魔者,都只因來不及學習成為一個像人的人而已。
掠奪者竊國者,你們還在牙牙學說人話,而我們這批畢業生,才是安坐在人生的金字塔上,耐性地等你們高攀,這樣想,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