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360年後兩畫合璧 溫家寶償夙願

新聞背景
360年後兩畫合璧 溫家寶償夙願

《富春山居圖》在360多年前燒成兩段,一直「身首異處」,並在60多年前分隔兩岸,至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開腔希望兩段畫卷合璧,經各界的努力令「合璧」得以實現,也實現了溫的夙願。
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在1347年與師兄無用師踏足浙江的富春江,受當地山水吸引,為師兄作畫,無用師成為《富春山居圖》的首位藏主。畫卷其後幾度易手,輾轉落在明末清初收藏家吳洪裕手上。吳極為喜愛此畫,臨死前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幸其姪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斷成兩截,其後分別命名《剩山圖》及《無用師卷》。

乾隆假畫當真迹

乾隆年間,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徵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圖》入宮。前者稱子明卷是後人偽造;後者是無用師卷。可是,乾隆卻認定子明卷為真,並在假畫上加蓋玉璽,並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反將真迹當贗品處理。
二次大戰後,無用師卷被國民黨運到台灣,兩畫分藏兩岸。溫家寶去年在全國兩會的總理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希望兩幅畫有朝一日「破鏡重圓」,再次促成兩岸民間力量推動《富春山居圖》合璧。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