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滙價屢創新高,人民銀行貨幣委員會原專家委員樊綱指出,市場對人民幣有升值期望,才持有人民幣,但事實上,人民幣去年至今已升值5%,計及內地通脹率逾4%,即人民幣實際升值9%,若持續此升勢,兩至三年後升幅可能高達五成,相信屆時人民幣或停止升值,出現貨幣政策轉變的風險。
期內可升值五成
他昨日在港出席論壇時稱,目前人民幣仍處升值軌,至於升值幅度則難以估計。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他指一種貨幣要國際化,該國要有貿易逆差,目前中國仍是全球出口大國,擁有極大的貿易順差,而人民幣貿易結算90%來自入口,出口則主要以外滙貨幣結算,截至去年第四季,內地外滙儲備已達2000億美元,故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內地的外滙儲備將繼續急增。
樊綱又說,目前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面對的困難,包括人民幣未能自由兌換,以及資本賬未開放,目前只有部份地區,如香港、東南亞及東盟地區以人民幣結算,故充其量人民幣只是香港化或地區化;人民幣與過往其他貨幣的國際化路徑不同,是在資本賬未開放的情況下進行國際化,故人民幣國際化應循序漸進,摸着石頭過河。
對於內地經濟將出現「硬着陸」的說法,樊綱認為,內地經濟增長剛由逾10%水平,回復至現時約9%,整體經濟是由「過熱」回復至「正常」水平,屬正常情況,他認為8%經濟增長才屬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