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虎奶菇味道清淡,菌核則帶稍濃中藥藥材味,協助培植的本港菇農曾把虎奶菇巨型傘蓋用清水白烚,咀嚼起來質地較韌,有些部份甚至咬不碎,菇農形容為「似乎唔係幾易咬爛」。菌核磨成粉後煲湯,湯水略帶藥材味,帶點甘香。
傳說藥用價值如虎奶
黃家興說,一個菌核磨成粉後,可分兩、三次煲湯食用。研究人員也曾把菌核粉末用來作其他食物佐料,如造香腸時放些菌核粉末入內,沒有影響香腸的味道。研究人員又試過造麪粉時混入粉末,甚至混入蛋糕內,「放入蛋糕嘅效果冇咁好,因為冇咁滑」。
根據文獻記載,虎奶菇是熱帶和亞熱帶一種傘菌,生於森林內土中的腐木,主要產於非洲、馬來西亞、澳洲,中國則在雲南省與緬甸接壤的騰冲和章風,屬珍稀食用菌。非洲人以虎奶菇作食物,並用於治療胃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中國的本草綱目也有記載,虎奶菇長期以來在民間用於治療便秘、天花、水腫、感冒、頭痛、發燒等。至於中文名稱由來,有說是其營養及藥用價值猶如虎奶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