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造業9個月低經濟未虞硬着陸 緊縮政策難寬

內地製造業9個月低
經濟未虞硬着陸 緊縮政策難寬

【本報訊】貨幣緊縮政策成效續現!反映中國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5月較4月下跌0.9,至52,創下9個月以來新低,更值得注意是,包括新定單指數在內的12個分類指標罕見地全數下降,分析師指,緊縮政策令經濟增速穩步放緩,在不用擔心經濟出現硬着陸的前提下,宏調措施不會過早鬆綁。
記者:周燕芬

5月官方PMI回落,滙豐的5月製造業PMI亦降至51.6的10個月低位,雖然有分析相信經濟在未來數月仍會下跌,但不致硬着陸,但官方PMI的分類指標中,原材料庫存指數、積壓定單指數與供應商配送均跌破50(50以上代表擴張,反之收縮),分別報49.5、47.7與49.9,產成品指數處於邊緣的50。

購進價格跌 通脹添變數

各行業中,化纖製造及橡膠塑膠製品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5個行業低於50;生產用製成品類企業低於50。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數據反映經濟增長回落的可能性加大,他特別提到購進價格指數較大幅度降低(由66.2降至60.3),預示通脹預期可能改變。張立群續指,去庫存活動可能增加,這些都會使經濟增速減慢。但投資持續保持較高增長,需求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所以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速變化趨勢,還需要繼續觀察。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認為,中國經濟增幅正在放慢;在通脹意外地再高企下,中央亦樂見經濟回軟,相信人行亦不會因此修改其貨幣政策。

陶冬:中小企資金緊

陶冬料中國經濟將軟着陸,下半年形勢更複雜,高通脹持續,增長放緩,而銀根仍然收緊。內地中小企正面對流動性緊張,存庫高企;加上電力供應受干擾,信貸萎縮,勞工短缺,未來數個月PMI將依然疲軟。該行於上月已調低中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8.8%,穩定的消費需求和貿易順差,將支持中國的經濟增長。
滙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中國經濟穩步回軟,反映中央緊縮經濟政策成效正在浮現;由於經濟放緩步伐和去庫存速度緩慢,因此不用擔心經濟會急速下滑。隨着發達國復蘇持續,中國內需保持強勁,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在9%水平。高盛報告認為,5月數據表現算是強勁,因為傳統上5月的數據會表現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