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和海嘯,摧毀了福島第一核電廠,引爆了人類史上一場超級核災難,至今核電廠仍不斷在洩漏輻射,破壞環境生態。深切的核危機給核電安全響起警號,全球更掀起一股反核浪潮,德國政府昨日(周一)更宣佈,由現在至2022年逐步關閉國內全部17個核反應堆,成為首個在福島核災後棄用核電的主要發達國家。當全球日益依賴核能,德國棄用,可謂勇氣可嘉。
由使用核電到棄用核電,是一個能源政策大改變,不能不深思熟慮。德國中間偏右執政聯盟政黨,在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辦公室就商討了七個小時,至昨日凌晨才達成共識。環境部長勒特根(NorbertRoettgen)隨後宣佈:「經過長時間諮詢,執政聯盟現同意叫停核能。這決定是一致的、關鍵性的而且很清晰。」他形容這決定「不可逆轉」。
未來的電力安全可靠
默克爾之後解釋說:「我們希望未來的電力既安全可靠兼在經濟上可獨立發展。」她認為,德國的能源供應鏈「需要新規劃」,棄用核能,必須加強發展再生能源、提高效能並徹底改革供電系統網絡,「我們要走一條全新的路」。
德國現有17個核反應堆,其中建於1980年代的最舊8個,有1個早已停用,另7個在福島3月爆發核災後第四天已暫停運作,但從今起將永久關閉;另6個最遲2021年底停用,餘下3個最新的會一直用至2022年底,作為緩衝,以防電力供應受影響。
核能現時約佔德國電力供應22%,隨着反應堆逐步關閉,當局將要找其他能源取代,以滿足電力需求。勒特根未透露政府有何具體計劃,但強調保證不會出現大停電,全國電力供應不會受影響。
今次決定,對默克爾來說,是對巨大壓力的一次屈服。自1984年切爾諾貝爾核災後,德國社會反核聲音日益高漲,因為在核災難下,德國至今仍有輻射野豬,10年前的社會民主黨和綠黨執政聯盟早設定關閉反應堆的時間表,但默克爾上台後無視反對聲音,去年更宣佈延長所有反應堆壽命12年,直至福島核災後,她才被迫暫時關閉那些最舊反應堆,以平息民怨。但默克爾已大失民心,她所屬的基督民主黨在最近舉行的地方選舉都落敗。
時間表須經國會表決
今次關閉核反應堆的時間表仍須經國會表決通過,料可得到在野社會民主黨和綠黨支持。至於營運17個反應堆的四間電力公司勢必反對,因為政府計劃繼續向它們徵收核燃料棒稅,以為庫房帶來收入,今年稅額就可達23億歐元(255.4億港元)。但消息指,政府正擬以撤銷核燃料棒稅作條件,以換取四間電力公司同意提早放棄核電,並不控告政府改變核能政策。
除了德國,鄰國瑞士上周宣佈計劃逐步關閉國內有50年歷史的核反應堆,預計2034年全數關閉。但擁有10個核反應堆的瑞典,就批評德國硬性規定在2022年關閉所有反應堆,最終或會陷入「極度不平衡的能源政策」,可能需要增加向法國買核能,並有可能無法短時間內停止對石化燃料的依賴。
法新社/美聯社/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