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常駐 - 邁克

青春常駐 - 邁克

散場後興奮到站在門口不肯走的墟冚景象,久已不曾在城市劇場出現,日漸蒼頹的舞蹈節目,令人不敢抱任何期望,所以這晚DaveSt-Pierre首演後撒特里廣場對過聚集了人群,我也微笑着於他們的煙霧中作了一個支持的姿勢,沒有急急過橋回家。二十年前的涼風,彷彿又在耳鬢輕輕吹拂,那時看完翩娜包殊,大家不約而同徘徊不散,五六月十一點半的天空雖然已經黑齊,最後一班地鐵快將開出,誰都不在乎搭不搭到尾班車。歲月不留人,她的捧場客,早由前衞潮人換成外埠師奶和小資叔伯,消費既畢雞咁腳返竇口歇息,而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全盛期的光芒和魔力,開場前車水馬龍是必然的,一亮起燈座上客紛紛作鳥獸散─縱使留下來,不過落得面面相覷,委實傷感情啊。
這種自動自發的「金槍不倒」盛況,卻從來沒有在簡寧漢和狄姬絲美嘉落幕的時候出現,可能因為他們不着重煽動觀眾的情緒,君子之交淡如水;反而莎莎華爾茲第一次在巴黎展示《身體》,完場引起某種依依不捨。兩星期前看她最新的《Continu》,上半場是零九年為柏林NeuesMuseum重新啟用開幕典禮編排的,電視直播相當有趣,頗能夠利用既定空間製造戲劇張力,搬上舞台就顯得十分老套,動作和走位都莫名其妙有山寨葛蘭姆影子;下半場由羅馬MAXXI美術館委約,妙筆甚多,最後揭蓆而起的效果直逼當年那塊中途塌下的巨板,但始終沒有驚艷感。本來以為是我老到麻木不仁,真謝謝聖彼爾,他證明我青春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