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走出仰光宣揚民主

6月走出仰光宣揚民主

【本報訊】15年的軟禁生涯,沒有擊潰昂山素姬的民主鬥心。她計劃由6月起,冒着遇襲和再次被捕的危險走出仰光,到農村地區宣揚民主。主張非暴力抗爭的她,又形容美軍殺死恐怖大亨拉登是以暴易暴。
昂山素姬2003年5月離開仰光,到北部村落代巴因(Depayin)從事政治活動時,車隊遭軍政府動員的暴民襲擊。她僥倖逃過大難,但逾百名支持者被殺。一行人到了克欽邦小鎮葉尤(Ye-U)時,她再次被軍政府軟禁起來,直至去年11月才獲釋。

「政府有責任」確保安全

但暴力沒有嚇倒這位民主鬥士,她現在更計劃到緬甸全國各地宣揚民主。她昨在跟港人對話時透露,現時要完成手上工作,「希望6月可以起行,但我不可告訴你我會去哪裏,我們正嘗試擬定適當的行程。當我們有決定時,就會讓公眾知道。」有消息指,她將到中南部的伊洛瓦底省巡迴演說。
昂山素姬走出仰光,被視為對軍政府的挑戰。她坦言,軍政府沒有保證她的安全,但她強調「政府有責任」確保所有公民的安全。她直言,軍政府不想放棄或分享權力,但她希望軍隊做回一個專業的軍隊,不要打壓人民,這樣會受到人民尊重。
緬甸經過20年獨裁統治,無數人為爭取民主犧牲了生命和自由,可是至今民主和人權仍未能在緬甸開花。但昂山素姬對國家依然有信心,指緬甸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司法不獨立,若司法獨立就能吸引更多投資,也可保障民主和人權。

昂山素姬於1972年與英國學者阿里斯結婚。

美軍殺拉登「以暴易暴」

面對極權政府,下月66歲生日的昂山素姬早於1991年著作《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fromFear)表明,要以非暴力抗爭。她討厭暴力,拒絕「以暴易暴」。對於恐怖大亨拉登本月初被美軍殺死,她認為是反映了「暴力最終會被暴力所了結」,而「世界上有太多暴力」,應尋找非暴力方法解決問題。
去年底以來,北非和中東國家相繼有人民起義要推翻獨裁政權,突尼斯和埃及都成功變天。
阿拉伯之春雖未能吹到緬甸,但昂山素姬正密切注視中東局勢,但說最終結果有待觀察,而過去緬甸的政權都是在暴力中更迭,她希望停止這種「惡性循環」,非暴力實現政治變革。

昂山素姬致力推動緬甸民主,獲大批人民支持。資料圖片

昂山素姬小檔案

‧1945年6月生於仰光,父親為國家獨立英雄昂山將軍
‧印度新德里攻讀政治,後來到英國牛津大學修讀哲學、政治與經濟
‧1972年與英國學者阿里斯(MichaelAris)結婚
‧1988年4月回國照顧母親,適逢緬甸爆發全國民主遊行,昂山素姬加入示威浪潮,成立全國民主聯盟,帶領人民反抗軍人統治
‧1989年7月,被緬甸軍政府以「危害國家」罪名軟禁。即使全國民主聯盟在翌年大選大勝,仍被拒絕交出政權的軍政府軟禁
‧1991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9年丈夫辭世。昂山素姬因擔憂不能回國,拒絕軍政府讓她往英國參加葬禮的提議
‧1995年首度獲釋,但無法離開仰光會晤支持者
‧2003年親軍政府的幫派在代巴因鎮附近襲擊昂山素姬的車隊,多人死傷,昂山素姬被軍政府藉詞再度拘留
‧2009年8月11日,昂山素姬被指容許一美國人潛入其大宅,以違反國家安全法罪名延長軟禁期
‧2010年11月,昂山素姬終於從寓所獲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