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公牛、雷霆輸經驗 - 仙道彬

天籃地北:公牛、雷霆輸經驗 - 仙道彬

今次東西岸決賽,聽得最多的就是「輸經驗」三個字。無論是小馬贏雷霆,或熱火逆轉勝幹掉公牛,輸家贏家最大分別都是經驗。四隊的平均年齡的確有差距,若計算正選球員及第6人,小馬的平均年齡為32.3歲,是四隊之首,次之是其總決賽對手熱火,平均年齡為28.3歲,之後的公牛為26.5歲,最年輕的雷霆則僅為23.1歲。
年紀大,意味身經百戰,在場上更能處變不驚。不似公牛和雷霆這兩支年輕球隊,在比賽關鍵時刻經常走樣,如公牛在第4戰加時輸波,球隊明顯抵受不住壓力;而雷霆於第4戰一度領先15分下,被追平後於加時落敗,同樣可見心理質素差勁。
超級球星如戴歷路斯,領球隊獲得聯盟最佳戰績,個人又贏得MVP,在東岸決賽仍不時出現操之過急,甚至失控的情況;相較公牛,杜蘭特和韋斯卜克比雷霆實力更強,可惜兩人各有各打,後者又鏟到失控,才令雷霆無緣西岸決賽。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上面這幾位球星在季後賽失準而飽受千夫所指,其實也是不少MVP級球星的經歷。近的如馬刺控衞柏加,01年加盟之初,也是遠射不行,只懂胡亂鏟籃,當時最常見就是他被普波域治鬧爆,第4節呆坐板凳。經過數季磨練,柏加打出身價,在07年更成為總決賽MVP,封王過程中功勞甚至蓋過鄧肯,當時不過是25歲。
今次總決賽對決,熱火經驗不比小馬遜色,加上狀態巔峯,除非奴域斯基打出比對雷霆時更出色的表現,否則小馬只會再次在總決賽飲恨。
文:仙道彬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