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投資者索羅斯曾說過「黃金是終極泡沫」,早前他更大手沽出手上持有的黃金,就連一直是黃金好友的世界黃金協會,亦指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的結束會對金價構成威脅,令不少投資者都開始考慮,是否要開始沽金。
當美元早前走強,很多商品都被拋售時,金價卻十分硬淨,好像美元強弱對金價的影響已不像以往般大。事實上,亞洲尤其是中國對黃金似乎是無止境的需求,為金價提供了新的支持。
通脹升溫需求未見頂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中國已超越印度,成為全球黃金最大買家。今年首季,中國共買入93.5噸黃金,當中包括金幣及金條等,按季及按年分別升55%及逾一倍。中國去年生產黃金340噸,但需求卻達700噸,兩者相差的360噸黃金則要依靠進口。
中國外滙儲備不斷買入黃金,以分散其美元資產不是新聞。然而,不只政府不斷買金,民間冒起的淘金熱亦不能小覷。
對比越南及印度等亞洲國家,中國民間擁有黃金的比率仍低。因中國曾在1950年凍結民間金銀買賣,1983年又禁止民間自行處理、擁有黃金,禁令直至2001年才解除。當這項禁令被廢後,內地經濟步入起飛期,令民間聚集大量財富,加上物價飛升令民眾憂慮通脹升溫,兩者夾擊下,釋出大量對黃金的需求,情況似乎暫時難見到盡頭。
晨早排隊買金金條斷貨
內地有媒體報道,指晨早排隊買金的情況,踏入今年後更見明顯。不單止北京等大城市出現淘金熱,武漢有投資者見金舖的金條斷貨,更乾脆先將30萬元人民幣現金過戶至金舖,到有貨時才取,負責人指,此情況是從未見過。
專門研究黃金需求的顧問公司GFMS稱,單是中印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足以使金價底價定在每盎斯1450美元。有大量中國投資者力撐金市,金價易升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