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站在香港藝術館舉行之「水墨對水墨」開幕儀式前的媒體訪問,介紹稍後跟他朗誦新詩同場互動的音樂舞蹈達人龔志成、梅卓燕……眼角瞄及偶然路過前來探班的筆者,一併拉張出場說兩句話。身為路人甲乙丙,情況有點狷介;可望面前恒常合作的三角,曾經有我參與變成四角;那幾次四角關係,平心而論,是入行多年其中最叫人激動的經驗。
時裝工作除了搵兩餐晏仔糊糊口,不是說它太沉悶,太奢華,太消費,太Cliché;在香港從事這頂紅撞白馬騮戲最缺是激活人心的溝通與互動。自始,同行聚首,行情報導;阿邊個間舖開到太子大廈(舊時名稱),阿邊個月薪三級跳可能全城至高,阿邊個個客係林青霞鄧文迪……唓,我都有過YohjiYamamoto啦!漸次,寧可行山遠足或乘閒出門吃風拒絕同枱食飯講低級無味顯淺是非。
偶然,藝術中心某年某夜,也斯的詩阿龔的音樂小梅的肢體語言碰撞啟發起一股久違創作慾望;1997年一月,加上梁小衞的獨特聲音哦誦,我們為「九龍皇帝」走上時裝天橋展示跳出政府公物天橋底、郵筒、路邊鐵欄干,沒完沒了港九新界路邊圍牆的美態,九皇成就culticon。
對他們幾人曾經給我的蔭護,矢志不忘;既然情況如斯貼身,站前數步,趁機向幾位達人老友記致敬。假話台詞易噏,真話繫心難開口,突然而至現場境況,竟然克服語言障礙,簡潔數句,雖非溢美,起碼離場沒因口齒不清交代失準撼頭埋牆。
也老斯,從少讀你方塊報紙撰文至《山光水影》、《書與城市》、《布拉格的明信片》、《也斯的香港》……到眼前新書《人間滋味》(天窗出版);像小思老師的書寫,溫馨致遠,猶似徜徉文字莊園與人間並肩又感嘗自遊自在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