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旱情」持續,金融市場缺「水」,導致拆息抽高;但更嚴重的是南方乾旱持續,長期缺乏雨水,受旱耕地高達9892萬畝。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5月中旬50個城市食品價格,豬肉和葉菜類蔬菜較4月下旬上升3.3%和16.4%,反映旱情加重蔬菜漲價壓力。
本港連鎖式快餐店和食肆,絕大部份食材都是從內地進口,人民幣持續升值,港元跟隨美元貶值,在內地旱情持續惡化下,食材漲價在所難免。本港租金持續上升,加上5月實施最低工資,食肆紛紛各出奇謀削成本,如加售價、減份量、改餐牌、縮人手、扣飯鐘錢、減有薪假,還有其他「創意」手法,包括牛柳飯混豬肉粒、縮水外賣盒、減糖鹽包等。
若以本港上市食肆股去年中期業績、薪金佔營業額比例作比較,不難發現傳統中式食肆的薪金比例是最高,當中稻香(573)更高達27.6%,其次是連鎖快餐店大家樂(341)的24.4%、大快活(052)的21%;薪金比例較低的,則包括獲Yum!提出溢價私有化的小肥羊(968),約佔18.3%,味千中國(538)則佔17.6%。
味千、小肥羊毛利高
從數據分析,兩大連鎖快餐店保留飯鐘錢和有薪假,當然會增加薪金支出,惟上調售價足可彌補。然而面對食材成本持續上漲,則不能單靠加價來解決,更有效的方法包括:以中央廚房處理食材、擴闊食材採購地區和渠道、收購上游食材供應企業,提升舖面形象爭取較長期租約等。
若以對抗成本上漲能力而言,可考慮一些毛利率較高,即貨品或服務成本相對營業額比例較低的食肆股,如味千和小肥羊,毛利率分別高達69.2%和55.8%(怪不得Yum!要私有化小肥羊)。嫌毛利高的食肆股貴?無問題,閣下仍可選擇15元的下午茶牛肉飯餐,或8元的特價包。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