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段回憶錄 越看越驚心

33段回憶錄 越看越驚心

【本報訊】要說這股風暴的由來,早在2009年12月已悄悄醞釀。根據葛輝憶述,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當初覺得上網學習支援計劃(下稱「計劃」)這些福利事務並非他的份內事,後來又突然決定撥款資助低收入家庭上網,甚至親自過問遴選事宜。長達33段的「風暴回憶錄」,越看越驚心。以下是葛輝呈交立法會的文件節錄:

2009年12月-2010年2月
一次討論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明他屬意擁有重要技術的互聯網專業協會(下稱「協會」),並且不相信計劃應該判給志願機構。他叫我向協會會長簡介計劃預算建議內容,我照做了。

2009年12月-2010年2月
一名來自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公務員告訴我,他獲告知財政司司長指定由協會執行計劃。他說我們必須貫徹公開及公平的遴選程序,只能期望協會以自己的實力勝出。

2010年7月
我部門的一名公務員向我報告,他收到一個由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要求我確認我知道財政司司長的意願。

2010年7或8月
我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及常任秘書長謝曼怡滙報遴選結果批給社聯(記者按:違背財政司司長指令),她們認為直接選擇信息共融基金會(由協會成立)政治上不適當,這樣會引起立法會追究遴選程序。劉吳惠蘭提出,願見結果是協會成員可上門找低收入住戶,提供優惠。

2010年8月
謝曼怡叫我草擬一份議程,列出我的意見。她叫我用紙寫,切勿電郵,以免留低對話檔案紀錄。

2010年8月
對話期間,謝曼怡不止一次證實「政治任務」的存在,把計劃判給協會是「比財政司司長更高層」的指令。她說她已告知這個政治層次的人,不能保證必定可以完成這個政治任務。

2010年9-10月
(遴選)覆檢委員會研究此事,我的建議是共同推行計劃(利用社聯社區網絡及協會資訊科技專業共同合作)的方案不可行,則應把計劃判給社聯。謝曼怡對我說,她大費這麼多周章,最後換來社聯中標。

2010年10/11月
討論期間,謝曼怡多次提醒我,她正在保護我免受政治壓力。

2010年11月
我與劉吳惠蘭私下會面,討論我與謝曼怡的關係決裂。劉太指謝曼怡投訴我不夠尊重她。

2010年12月
我意圖與謝曼怡討論重建工作關係,但她告訴我她沒興趣,並且會向上級提議我不應獲得續約。

2011年1月
我心意已決,要我公開辯護這個決定,等於不能履行自己身為資訊科技總監的職務。我通知謝曼怡我打算提早終止合約,不再參與落實這個計劃。

葛輝風暴事件簿

‧2009年夏季:葛輝建議成立「數碼共融社會企業」,由政府一筆過注資
‧2009年10月: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宣佈,由財政司司長研究向有需要學童提供網上學習機會
‧2010年5月: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公開徵求「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建議
‧2010年11月:《東周刊》披露,政府曾強烈建議評選得分最高的社聯與信息共融基金會合作
‧2011年1月28日:今年4月才約滿的葛輝突然宣佈離職,政府指是「私人理由」
‧2011年3月:政府在立法會指葛輝在「上網學習支援計劃」一事上有責任
‧2011年4月:葛輝去信委員會,指政府說法不全面及誤導
‧2011年5月10日:葛輝首度去信立法會和政府,要求上立法會爆大鑊
‧2011年5月26日:葛輝再去信立法會和政府,自爆提早辭職真正原因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