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續指華無操縱滙率

美續指華無操縱滙率

【本報訊】美國財政部上周五向國會遞交的外滙市場報告,再次沒有把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但繼續重申,中國須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該報告原訂今年4月出台,現延至本月中美舉行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後才公佈;而中美會議期間,中國同意讓人民幣升值,惟雙方對升值速度存在異議。

指限制升值礙抗通脹

事實上,近期人民幣正逐步升值,兌美元開市中間價上周五更首度升破6.5算,報6.4898。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並無證據顯示中國操縱人民幣滙率,以取得不公平的貿易優勢,但重申人民幣滙率依舊「顯著被低估」,「相信至目前為止(人民幣升值)的進展還不足,速度需要加快」,財政部將繼續密切關注升值進程,並鼓勵中國開放市場,提振內需。
財政部認為,限制人民幣升值幅度,將阻礙中國利用滙率工具對抗通脹,而中國的外滙政策令其他採取靈活滙率的新興經濟體承受調整的負擔。財政部亦注意到,中國最近透過20國集團(G20)及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作出承諾,將以政策解決對外貿易不平衡問題。
另外,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昨在港表示,中國今年訂出4%的通脹目標,「有難度」但「能實現」。他解釋,由於中國糧食庫存充裕,庫存量相當於年消費量逾30%,較國際安全線的16%至18%為高,所謂「糧價穩、百物穩」;此外,中國工業消費品仍處供過於求狀態,部份並產能過剩,中央亦已推出多項措施應對通脹,如收緊銀根、增加供應、加大流通渠道及監控市場,成效將逐漸顯現,料今年第4季通脹有望回落至4%以下。
對於收緊銀根引發企業貸款下降,尤其是中小企信貸緊張,他指內地主管部門對此已高度關注,正想辦法處理,令宏觀調控政策更完善。
他又不認同中國下半年會出現滯脹,指雖然下半年經濟增長會較上半年略有放緩,但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相信仍達9%,而9%的增速已是「高得不得了的數字」。他認為,除非中國經濟增速顯著放緩至6%水平,而通脹仍然高企,才可算是滯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