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昨日公開前資訊科技總監葛輝13頁大控訴的全文,揭發政府政治干預上網學習計劃招標的醜聞,除涉及商務經濟發展局常秘謝曼怡外,更爆出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商務經濟發展局前局長劉吳惠蘭,都曾要求將計劃交由親建制背景的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負責。葛輝更引述謝曼怡指,這是來自「比財政司司長更高層」的指令,矛頭直指特首曾蔭權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葛輝引發的這場政治風暴席捲整個特區管治高層,政壇譁然,多名立法會議員表明要用「尚方寶劍」權力及特權法徹查事件。
記者:莫劍弦 蔡元貴 林俊謙
葛輝提交的13頁文件,最關鍵證供是9頁記錄2009年夏天到今年2月,他辭去資訊科技總監一職期間,他處理上網學習計劃招標時,與政府高層及上司討論過程中,政府高層如何政治干預投標結果。
葛輝在當中憶述,特首2009年10月在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上網學習計劃,資助基層兒童上網,並由財政司司長負責招標事宜,同年12月到翌年2月,曾俊華在一次會議上,表明不相信計劃應判給志願機構,表明屬意互聯網專業協會,之後局方招標時,更多次收到財政司司長辦公室來電,希望確定他知道財政司司長屬意的投標結果。
上司指是「政治任務」
2010年7月遴選結果是社聯中標而非互聯網專業協會後,當時任商務經濟發展局局長的劉吳惠蘭及常秘謝曼怡即與他開會商討如何「善後」,劉吳惠蘭直指由互聯網專業協會直接上門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務,是「政治上令人願見」的結果。謝更要他草擬建議,但不要用電郵,以免留低紀錄。
葛輝又稱謝曼怡多次向他說,今次是「政治任務」,且來自「比財政司司長更高層」,但葛輝表明未必可達成任務,其後謝又提出由兩個機構分區推行計劃,但葛輝表明反對,令兩人關係緊張,謝曼怡表明不會為他續約,所以他決定提早辭職,因不想和政府合謀誤導立法會。
曾俊華形容指控荒謬
對於葛輝指控,政府高層全面否認,財政司長曾俊華昨見記者,形容葛輝的指控荒謬,強調遴選公平公正,無政治干預。財政司長辦公室發言人批評葛輝言論不盡不實和誤導,政府樂意到立法會交代。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也稱葛輝誤導公眾,因政府內部討論時,有提及由一間社企執行計劃的好處,但不能夠、亦不應被理解為要求放棄或破壞公平競投程序。
不過,立法會議員認為葛輝的指控是極嚴重的政治醜聞,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黃毓民形容事態嚴重,決定下月中舉行特別會議,邀請葛輝、謝曼怡,現任資訊科技總監出席會議解釋。
引權力及特權法調查
民主黨李永達認為若葛輝指控屬實,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必須問責下台,又認為要追查「比財政司司長更高層」究竟是甚麼人,「係來自曾蔭權、唐英年,定係中聯辦?」公民起動何秀蘭質疑謝曼怡要求葛輝不用電郵討論事件,「好明顯係想毀屍滅迹」,阻止日後極可能被立法會追查,若政府不肯全面交代,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
葛輝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時補充,他提交立會的文件是基於事實,以詳盡及平衡方式表達,讓公眾自行判斷事件有否涉及政治干預,政府向立會的聲明又是否誤導。對於政府傾向互聯網專業人員協會的原因,他說不想猜測。葛輝說今次風波爆發以來,唯一壓力源於自己「做正確的事的決心」。
招標醜聞越燒越高級
《前資訊科技總監葛輝》
負責挑選一間非牟利機構,推行上網學習支援計劃,遴選過程中與局方意見不合,指局方基於政治考慮,干預評審程序,最後憤而辭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謝曼怡》
曾指示葛輝建議分區共同推行計劃,並多次揚言這是免除他的政治壓力。葛輝未有依其意思後,便通知他將不獲提名續約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劉吳惠蘭》
曾向葛輝提出,政府希望看見的結果是,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可以上門找低收入住戶,提供優惠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曾表明認為互聯網專業協會擁有重要技術,不相信此計劃應交給志願機構
《比財政司司長更高層的幕後主腦》
不只一次下達指令,上網學習支援計劃須判給互聯網專業協會
資料來源:葛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