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上街不用帶信用卡或鈔票,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就可四處購物,因為Google研發出具電子錢包功能的手機應用程式「Google錢包」(GoogleWallet),今夏在美國三藩市和紐約啟用,稍後再推廣至全美以至全球。
Google的商貿及付款事務副主席蒂勒紐斯(StephanieTilenius)前日(周四)在紐約推介會上,形容「Google錢包」是「新一代流動商貿」,雖然在法國和日本等國都已測試甚至使用流動付款技術,但「Google錢包」首次將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技術帶到美國的商店。
NFC技術利用短程、高頻率無線網絡,將加密資料在兩部儀器之間作短程傳送。手機內的NFC晶片,配合「Google錢包」應用程式,讓登記用戶只須在終端機前掃一掃手機,就可以用信用卡付賬之餘,還可賺取積分,方便快捷,令信用卡最終隨時成為歷史產物。
Google初步會跟萬事達卡(MasterCard)、花旗集團和美國第三大無線網絡供應商Sprint合作,並獲得Macy's、Subway等零售商店支持。暫時只NexusS4G手機有電子錢包功能,稍後會拓展至配備NFC技術的手機。蒂勒紐斯展望,未來服務在全美推出時會有逾12萬間商戶接受,之後擴展至全球逾31萬間。她說:「我們正建立一個開放的貿易生態系統,首次讓客戶非網上購物時可用NFC錢包付款,同時換取折扣和優惠。」
eBay、PayPal告盜用商業秘密
Google雄心壯志推廣「Google錢包」,但在推介會後幾小時,被eBay和PayPal入稟控告盜用商業秘密和違約,因Google挖走PayPal研發用Android手機付款的主管貝迪爾,再由他研發「Google錢包」。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