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實施的額外印花稅,令到很多業主轉售為租,成交量即時大減,樓價在過去半年升了一成,成交量卻少了三成,樓價變得乾升無動力。一旦如金管局陳總預計,下半年息口還會再升,過去半年高位接火棒的升斗市民,變成樓蟹的機會已超過一半。
點解?原因很簡單。由於過去一段時間,市民動用儲蓄買樓,和利用低息槓桿原理,畀少少首期睇長線,純粹表面風光,財富升值靠物業,儲蓄並未有很大的增長。由於未有出售物業套現,若要運用資金,只能從紅簿仔拿錢出來,因此這類的紙上富貴並不是真富貴。
銀行收緊息口有迹可尋,自從實施正面按揭資料庫後,向銀行交回同意意向書的客戶不足5%。以100萬個按揭客戶而言,未有回覆銀行的餘下95萬個客戶,若要做物業按揭,隨時有被銀行拒按的危險。若客戶被拒按,要動用儲蓄買樓,可運用的資金將買少見少。
樓市現超升不良現象
而且,下半年銀行不做拆息(H)按揭的機會大增,只是欠一個正式立場而已。何況最優惠利率(P)按揭的彈性全取決於銀行,在P減幅度可進一步收窄下,連同年尾美息或會回升,且幅度不只一厘半厘,速度隨時快過火箭。當儲蓄減少和利息回升,供樓者負擔豈只佔5成入息,有機會成為下一波跌浪先兆。
樓價自2009年初連升兩年半,反彈近6成,已出現超升的不良現象。不可忘記的是,這兩年入市者以用家為主,他們享受物業升幅的同時,也應提早為物業減值做好風險準備。
銀行已向市場響起警號,表明將會收緊按揭差距,縱使下半年將有大量新盤推出,即使運用任何優惠技巧手法,亦擋不了息口回升的事實。如陳德霖所言,97年高峯期供樓利率高達10厘,現時的低利率不可能長期存在。金管局和銀行之間眉來眼去,第三季樓價若再不理性地上升,出手的機會將會增加。
劉兆昌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