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英國首相搖籃之稱的哈羅公學的香港分校,將於明年9月開學,校方為籌集10億元興建開支,發行面額300萬元的只可轉讓債券,持券人可享優先入學權,其中供家長認購的名額已沽清,只餘供公司認購名額。國際學校債券有升值潛力,如「光纖之父」高錕創辦的數碼港弘立書院,去年發行一批300萬元可轉讓債券,一年間曾升值近五成。
記者:倪清江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昨舉行建校奠基禮。校方3月已開始接受報讀,總學額1,500個,教師將主要來自英國或英聯邦國家。校方昨首次公佈學費水平,介乎10.66萬至14.5萬元,並非全港最高。
創校人、邱德根兒子邱達強透露,已有近2,000人登記報名,當中六成非本港居民,除持外國護照居港者外,有東南亞、日本和俄羅斯人報讀,已取錄首批學生。教育局規定,該校不能取錄內地學生,本地生比例也不可多於一半。
哈羅香港位於屯門掃管笏,鄰近黃金海岸,由政府免費撥地興建,校方付10億元建校,主要透過發行債券集資。債券分兩類,一是不獲退回的capitalcertificate(資本證),每張面額300萬元,供家長認購的名額已滿,給公司認購的仍有餘額。資本證可自由轉讓,交易時校方會收取一成當時面值金額作轉讓費,並分享一半溢利。另一種是面額60萬元的individualdebentures(個人債券),購買後6年或畢業時全數退回給家長,已全數沽清。債券持有公司或家長享優先入學權,但非必獲取錄。
學校債券升值潛力高
校方未有透露首階段發行債券數量,但指日後總數不多於兩成學生人數,即上限300個。沒有購買債券的學生,每年需支付5萬元資本費(capitallevy),不獲退回。
學校債券有價值,如漢基國際學校和加拿大國際學校的可轉讓債券,一個會籍交易網頁顯示,漢基的債券被炒上480萬元。不過貴族會籍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裕英昨表示,兩校已停止公開轉讓債券,估計因校方不想債券被炒賣,帶來負面影響。
陳裕英稱,仍可自由轉讓的學校債券只餘弘立書院。弘立書院去年4月曾發行一批面額300萬元債券,會籍交易網頁顯示,早前曾升至455萬元,上升52%,昨仍值418萬元,升值39%。弘立03年創校,首批可轉讓債券只需15萬元,若一直持至今已升值27倍,賣出後與學校對分利潤仍淨賺200萬元,夠支付一名學生在該校完成12年課程。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資料
創校年份:2012年9月
學額:1,500個,每班15至25人
學制:英國國家課程,由幼稚園至預科
每年學費:10.66萬元至14.5萬元
本地生比例:不多於50%
特別課程:所有學生必修中國文化
住宿:6年級或以上可申請,宿費未公佈
入學考核:英語、數學和非語言推理測驗,以及面試
哈羅香港網頁: http://www.harrowschool.hk
資料來源:哈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