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任特首大熱唐英年訓示80後反思為何做不到第二個李嘉誠。80後女攝影師曾秀明(Quist)批評唐英年不懂人生際遇。她以自己的黑暗童年,論證創業路的崎嶇不平。內地出世,家暴中成長,Quist的奮鬥歷程,在父蔭下成長的唐英年所不能理解。
「唔會埋怨屋企咁差」
早在o靚模熱潮還未興起的年代,Quist已醉心做model。12歲讀小學時候已開始找人替她拍照,但Quist發覺朋友拍得她「好樣衰」,憤而充當攝影師,走上自拍之路。貪玩都有出頭天,就是這樣,Quist鑽研攝影技術,中學畢業後,再報讀職業訓練局的攝影課程,晉身專業攝影師行列。
Quist的第一份攝影工作是不收錢的義工,為內地一家網上雜誌拍照,儲了兩年經驗,Quist膽粗粗自薦給時尚雜誌《號外》,獲得賞識。那是2006年,中學畢業而取得1.1萬元的月薪,與當年的大學畢業生不相伯仲。可是藝術家性格容不下穩定而重複的生活。2008年,Quist得到母親數萬元的支持,以21歲之齡自立門戶。
與朋友合資10萬元,Quist先在觀塘工廈開設工作室HiddenCulture。初期靠朋友介紹找job,都是數千元的小合約。捱了大半年終獲得名牌青睞。賓得相機出4萬元找她拍攝一輯廣告。Quist嶄露頭角,陸續有大客戶幫襯。但她依然未滿足,自行創立品牌,最近生產了一款相機帶,在連卡佛寄售。
聽過她的成功之路,大家或許以為Quist家底不俗,生活無憂,其實她身世可憐如粵語殘片裏的馮寶寶:「我喺廣東海豐出世,細個跟阿姨,6歲先來香港。來到香港住公屋,阿哥同細佬成日帶條女返屋企扑嘢,家姐入過精神病院,老竇做大耳窿,成日打我老母,仲打過我。有次我報警,之後老竇同老母離婚,嗰時我得13歲。」
從Quist色彩鮮艷的攝影風格來看,很難想像她的童年如此不幸。她至今還記得父親的一句話:「你老母如果唔係跟我,你家做緊隻雞嘅女咋。」Quist偏偏覺得冰冷的家鍛煉了她的意志:「我唔會埋怨屋企咁差,我先至會有咁自主嘅性格。如果我一出世就有個溫暖嘅家,樣樣唔使憂,可能我家只係一個只求安穩嘅打工仔。」
「唔係人人可做李嘉誠」
訪問中,Quist多次對打工表示不屑,但她同時不認同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對年輕人的批評:「唔係人人都可以做到李嘉誠,佢唔明白每個人嘅際遇都唔同,創業要有能力之餘,仲要有人同機遇。」Quist說自己沒有家庭負擔,母親和弟妹不須靠她養,不是人人都有這樣運氣。
香港電台節目《輕狂歲月》最近訪問了這位年輕創業家,分享她對攝影藝術與人生的態度,將於星期日晚上7時半在亞視本港台播出。
記者 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