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為23條立法就是打開潘多拉盒子 - 李平

蘋論:為23條立法就是打開潘多拉盒子 - 李平

三位親北京疑似下屆特首候選人,頻頻透過傳媒訪問展示自己的政綱。出人意料的是,原本民望最高的范徐麗泰竟拋出《基本法》23條立法議題,將它列為下屆特區政府的任務。范太此舉,失了民意,但顯然可以作為打動北京領導人的敲門磚,更將了唐英年、梁振英一軍。
范太主張下屆特區政府應完成23條立法的理由之一,是特區已經成立15年,政府和市民要面對現實。這是一種顯而易見的悖論。既然特區成立10多年來,沒有就23條立法,但在香港相關法例約束下,並未影響特區與內地的關係,並未出現本港市民未違反本地法例而違反23條的牴觸情形,這不是證明立法的必要性,恰恰相反,是證明立法沒有逼切性,甚至是沒有必要。
2002年,董建華政府拋出《實施基本法第23條諮詢文件》,引入國家安全、國家機密等內地法例中的政治概念,引起市民憂心。內地近年的政治現實也表明,一旦23條立法照搬內地司法概念,無異於打開潘多拉盒子,可能讓內地打壓言論自由、新聞封鎖、黨國不分、司法聽命於黨委等痼疾湧入香港,危及香港的民主、自由、法治。
顯而易見的是,內地所謂國家機密,往往只是官員掩蓋貪腐事實、忽悠百姓的藉口。最新的例子是,內地傳媒揭發,毒奶粉受害兒童醫療賠償基金成立兩年多,從未有受害人成功索償,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拒絕公佈基金的運作,其理由就是涉「國家機密」。內地結石寶寶之家召集人趙連海,昨日前往協會要求公開基金情況,結果被公安扣查。
四川維權人士黃琦,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後搜集釀成學生嚴重傷亡的豆腐渣工程的證據,結果被控非法持有國家機密,並判囚三年,要到下個月9日才可能刑滿獲釋。以此推論,香港傳媒披露特區政府援建四川地震災區的工程,有近九成項目出現質量及安全隱患,是不是也犯了洩漏國家機密之罪?
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曾恐嚇:「23條就像有把刀在你頭上。」內地近期以煽動顛覆罪、顛覆罪等罪名,大肆拘捕作家、律師、網民,以阻止茉莉花革命消息的傳播,就是肆意揮動國家安全尖刀的表演。不要忘記,香港記者在新疆烏魯木齊採訪騷亂事件時,不只遭軍警毆打,還被當地官員屈為「煽動群眾」。一旦香港引入相同的罪名及刑責,頭上的那把刀可以隨時隨意落下,香港還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可言嗎?
曾蔭權政府近年一直以時機不適當為由,不敢重提23條立法諮詢,是明哲保身之舉,不見得是出於維護香港的民主、自由與一國兩制。范徐麗泰如今炒作23條立法,如果想以此作為換取北京支持、晉身特首的台階,不僅是不智之舉,更將成為打開潘多拉盒子的罪魁禍首。
香港政治、經濟、民生問題叢生,董建華、曾蔭權兩任政府留下的爛攤子,下屆政府收拾起來一點也不容易,在23條立法問題上,與其倉促上馬、扯高社會爭議,不如留給日後普選產生的特首去處理,相信民選特首更能尊重民意,也更具說服力。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