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處計算機 輸入資料繁多網上計最低工資好混淆

勞處計算機 輸入資料繁多
網上計最低工資好混淆

【本報訊】勞工處推出「最低工資計算機」,市民在指定網頁輸入每周工時及薪金等資料,可自動計算薪金是否符合法定最低工資水平,若不符合會顯示差額。工會及學者均批評計算機需輸入太多資料,反令打工仔混淆。

勞工處首席勞工事務主任許柏坤昨稱,最低工資實施至今,電話熱線收到3宗僱員投訴質疑僱主違法,時薪低於法定要求28元下限;另該處在1,600次巡查中,接到20多宗僱員投訴,全部正跟進。他又說,該處每日收到的查詢已由月初每日約1,000宗,下降至現時每日約400宗。

許柏坤(左)稱最低工資實施至今,電話熱線收到3宗僱員質疑僱主違法投訴。韋志滿攝

不符法定水平會顯示差額

勞工處即日起在網頁( http://www.labour.gov.hk)推出最低工資計算機,協助僱傭雙方計算薪酬是否符合法例要求。許柏坤稱,只需按網頁指示輸入僱員月薪、工時、休息日及飯鐘錢是否計薪等資料,便可計出該月的實質薪酬,是否符合達到28元的規定,若低於規定計算機會顯示差額,供僱傭雙方參考。他補充,計算機涵蓋大部份行業,包括佣金制行業,例如只要輸入獲發的佣金,便可計出薪酬水平。

原意便民的計算機實際使用時卻不太方便,因為需要最少填入十多項資料,部份更要翻查其他資料才可準確輸入,如「該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幾」、「該月是否調動了長短周」等,若任何一項填錯,計算結果便不準確。
職工盟執委張麗霞批評,最低工資計算機要回答十數條問題才計算出結果不夠實用,「有啲問題旁邊會有個註解,睇完註解先可能會明,否則好容易計錯數。」她說,最低工資主要影響基層工人,計算機使用方法應該越簡單越好,「個計算機似畀學生玩計數,多過似畀工人計最低工資。」她質疑「勞工處設計呢樣嘢,究竟想幫工人,還是要令工人對最低工資更加含糊。」
香港環境衞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亦認為計算機「唔係好幫到手」,「要輸入咁多資料,我睇見都頭痕。」她說清潔公司員工數以百計,利用這套方程式計算工資十分費時失事,「分分鐘自己計仲快過用電腦,呢套方程式只係適合一啲對最低工資一啲認識都冇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