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旬曾推介信義玻璃(868),1個月後已經升抵8元目標價,5月份最高更逼近10元。好景不常,股價最近3個禮拜由高位插水26%,暫不說調整是否足夠,先解股價暴跌之謎。
信義急跌,最大死因是玻璃價狂跌及成本飆升。國泰君安數據顯示,5月份開始,玻璃價拾級下跌,建築玻璃價格指數79.3,按年挫近一成,與上月比較則跌7%,統計今年迄今,玻璃價較去年底錄得逾一成跌幅。業界人士揣測,由於年內多條生產線相繼投產,供過於求,今年玻璃價起碼在現水平再跌一成。
阿爺加緊收水,雖有保障房政策,但不足以彌補新盤延遲開工的影響,對玻璃等建築用料需求自然放緩。另日本地震令當地零部件市場緊張,汽車產銷量4月起大跌,汽車加工玻璃原片需求亦急降。
產品價跌成本上漲
需求放緩並不礙事,但產能急增,則令玻璃價易跌難升,這正是玻璃股年內最大隱憂。統計信義等內地主要玻璃企業,年初以來已有11條生產線投產,下半年預計還有10至15條投產,當中信義佔6條。產能投放節奏明顯過快,供需面失衡很容易令廠家爭相劈價出貨。
玻璃企業除面對出廠價下跌,同時亦受原材料漲價的雙重打擊。行內專家指,佔玻璃生產成本六成的純堿及重油,今年價格持續上升,對企業盈利構成很大壓力。受電荒影響,截至5月中旬,華北重油價格每噸4450元,按年升一成。純堿價格在五一假期後大幅上漲,華東高端重質純堿價格上周每噸報2250元,較去年同期飆升45%,輕質純堿更漲價近六成。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信義今年預測PE10.8倍,估值算是吸引,但這並未反映近期玻璃跌價及成本上漲因素。股價近日急跌呈超賣,短期或彈一彈,但只要有大行接力唱淡,很大機會跌完再跌。
技術上,信義下一級支持為7元,失守後會見6元。內地兩大玻璃同業:南玻及中航三鑫近月已轉升為跌,信義今年仍有13%進賬,洛玻(1108)及中國玻璃(3300)則漲51%及27%,投資者堅持入市,惟有祝君好運。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