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之後科學家搖身變企業家

名將之後
科學家搖身變企業家

葉正光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回憶早年在有「中國科學家搖籃」之稱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讀書時,目睹美國人不給中國人技術,甚至有外國技術人員撤離中國。當時中國最終要走前蘇聯及美國不一樣的道路,行符合國情的路,結合當時兩個大國的優勢。就算他是名將之後,他當時亦要勤於念好科學,甚至涉足導彈自動控制研究,參與航天事業。到1988年他更下海從商,創辦六合天融,大搞環保事業,變身為企業家,從另一角度為民眾服務。
由於六合協助電廠搞脫硫、脫氮表現出色,最終被國務院旗下中國節能併歸旗下,成為後者的二級子公司。葉正光則由董事長,退居副董事長。碰巧地新興的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中國市場更比20年前已經開發電動車的美國市場發展更快。

助民企融資拓電動車

中國政府亦有壓力去節能減排,國家更每台補貼50萬元人民幣,各省各地大舉參與電動車事業。尤其民營企業在發展電動車需要資金配套下,福邦(1041)據此可以加入市場幫助融資,葉正光則加入其中。
說到老父,葉正光笑言:「他(葉挺)參與革命旨在為人民服務,到他自己現時在商場亦為人民服務,要得到人民確認」。到他這一代,他那些居住在北京的子女已經有自己的事業,亦有個別子女在他名下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