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銅鑼灣接近40年的富豪級南貨品老三陽,可謂見證羅素街及利園山道的變遷及繁榮代價。「三十幾年前個舖頭開始喺啟超道營業,跟住搬去利園山道,到家白沙道,睇住地鐵起、電車廠拆,從來都未離開過呢度!」老三陽董事總經理祁玉鳳將羅素街一帶的往事娓娓道來。
民生舖相繼結業
祁玉鳳指出,電車廠未拆前,羅素街是街市,多為菜檔、肉檔,環境衞生一般。當年老三陽已在利園山道營業,「旁邊係燒味舖、藥房,周圍仲有啲茶樓食肆,都係啲民生嘢。」
「九十年代初,怡和街一帶聚集好多日式百貨公司,當年消費群由日本人支撐,所以嗰邊好旺」。直到時代廣場落成,區內才逐漸起變化。之前有一些芝士蛋糕等小食受歡迎,周圍曾有多間小食店,但熱潮只有兩、三年。及後至千禧年前後,羅素街一帶開始有大量電訊服務商進駐,之後就輪到個人護理及化妝品,其後再後國際服裝品牌專門店取代。
自03年開放內地自由行初期,其實仍無太多名牌鐘錶珠寶店落戶在羅素街一帶。「直到06、07年開始,就見到鐘錶店越開越多。」因為本港相同貨品定價已較內地便宜,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令更多內地客在港掃貨,顧客一次過買數10隻價值數十萬的鐘錶,形成鐘錶店搶租的序幕。
由於鐘錶店出價高,老三陽位於利園山道的舖位亦被鐘錶店看中。祁玉鳳透露,舊舖位到期續約時,曾與業主磋商新租金,現時經濟好,明白加租是大勢所趨,但加租幅度實在太高,最後決定搬遷到白沙道;原位亦很快被國際品牌Swatch搶佔。
「家鐘錶業生意好,相信鐘錶會開到成行成市,連利園山道都多咗好多間。」不過,祁玉鳳相信,經過她於這區接近30年的觀察,未來十年隨時再有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