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到廣州遊玩,那邊朋友說,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把劉嘉玲選為影后,在廣州引起很大反應,不明白為什麼她會得獎。我不禁愕然,想不到內地人那麼注意香港金像獎,反而香港人多數「闊佬懶理」,雖然報章上對她入圍得獎也有些異議,但反應不大。
我是香港金像獎的長期投票者,今屆沒有投給劉嘉玲。她當然是好明星好演員,不過她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扮演武則天佔戲不多,只有造型突出,甚至變成奇妝異服的「木偶」,並無機會發揮演技,遠遠不及數年前主演《好奇害死貓》。她在姜文賣座新片《讓子彈飛》也比較生動。
如果由《分手說愛你》的薛凱琪或《志明與春嬌》的楊千嬅得獎,當會較為合理。《月滿軒尼詩》的湯唯、《維多利亞壹號》的何超儀也符合女主角要求。其實鍾欣桐在《前度》演得很刁蠻靈活,然而不獲提名。
謝霆鋒憑《綫人》得影帝獎,他的確演得不錯。《分手說愛你》的房祖名也表現甚佳,我初選時提名他,可惜結果連入圍機會也沒有。在《李小龍》演配角李海泉的梁家輝卻入圍角逐最佳男主角,據報連梁家輝也莫名其妙。
現在港片買少見少,港人亦不大關心港片,但香港影人和香港電影獎在日益擴展的大中華電影界仍然舉足輕重。因此金像獎評選工作應該認真改善,尤其在提名方面要做到公平,以免再引起負面反應。
今屆最眾望所歸是《打擂台》使泰迪羅賓奇跡翻生,還爆冷奪得最佳電影獎。這小本片對香港影壇的舊武林神話充滿怪雞而又辛酸的諷喻,實在有笑有淚。
(林夕抱恙,專欄「常言道」暫停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