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昨升16點,升幅雖小,走勢卻是先低後高的單日轉向,帶來轉勢希望,估計短期會出現較大的反彈,嘗試回補本周一的下跌裂口。
早段恒指下跌,弱勢股利君國際(2005)卻全日未跌過,更以大陽燭收市。利君去年6月中於3.30元見頂,本周一最低跌至1.63元,不足一年跌逾5成,不過前日於大陰燭後見陀螺,昨日又現大陽燭,頗有早晨之星的味道,可博反彈。
利君去年業績並非太差,營業額增13.34%至19.72億元,盈利增20.6%至2.6億元。利君本以產銷成藥和原料藥為主,近年大力拓展毛利率較高的靜脈輸液業務,已取得良好成績。去年靜脈輸液業務收益增19.6%至7.89億元,佔集團總收入4成,隨着產能擴大,這項業務的規模、品質和成本優勢進一步加強。
儘管業務迅速發展,宏觀形勢卻不利整體內地藥股,一則因為通脹加劇,原材料不斷漲價,而醫改新政下,醫藥市場競爭更加慘烈,利君難免亦受影響,管理層在年報中不諱言今年的經營將「面臨巨大挑戰,困難前所未有」。
較早前集團發表今年首季營運數據,營業額同比增長10.4%,其中靜脈輸液營業額大增32.5%,成績不俗,但整體毛利率下降7.2個百分點至44.7%,主要因為成本上漲而產品價格下降。
不利因素已反映
今年3月初,發改委下調藥物價格,利君有3種藥物受影響,其中重點抗生素產品「利君沙」降價10%,但已較同業的5成降幅為低,另一產品「派奇」的降幅更達52%,相信集團毛利率仍有下降空間。
不過,利君跌至現水平,應已反映種種不利因素。大行里昂指出,價格監管雖然不利,但利君的商業務模式不是靠平均售價,而是靠提升產量帶動增長。行業宏觀環境不利,反而有助利君增產搶佔市場。
利君往績PE已降至15.8倍,預料今年將降至14倍,估值開始吸引。
買賣策略:1.77元或以下買入,目標2.10元,跌破1.63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