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市深圳中小板的萬昌科技於上周五掛牌,上市僅三天,其董事長高慶昌(圖)便跳樓身亡,內地傳媒指事件與公司股權糾紛有關。據悉,此次雖是個別事件,但從側面反映,內地中小企生存環境嚴峻。
今年跌逾兩成 蒸發2200億
事實上,內地中小企密集的創業板今年以來重創。截至昨日,創業板指數報870點,雖較前日低位反彈近4%,但年內跌幅達23.5%,同期滬指跌幅僅為1.46%。今年創業板總市值已蒸發22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現時創業板總市值30.67%,成為名副其實的A股「絞肉機」。
內地創業板在09年底登場,目前共有218上市公司,不到兩年,已有150隻股份跌破招股價,即接近七成新股潛水。隨着股價不斷下跌,目前整個創業板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已跌至43倍,與歷史最高的80倍市盈率,幾乎跌了近半。
縱使昨日指數有所反彈,輝立資本管理董事黃瑋傑表示,內地創業板估值仍然過高,而整體板塊首季盈利增長只為30%,已較去年放緩,預計在內地緊縮政策下,中小企將首當其衝,盈利更難以看好。
黃瑋傑指,內地創業板今年持續低迷,影響投資氣氛,資金逃離市場,對主板造成骨牌效應,是導致A股弱勢原因之一。內地創業板往後不排除還會出現插水式下跌,更會拖累A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