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60歲患有心臟病的女子,本月中在屯門醫院接受清除腎石手術後出現腎感染,延至前日死亡。院方指病人因急性心臟病發死亡,但死者家屬投訴,死者在手術後體內遺有腎石,懷疑事件涉醫療失誤。
屯門醫院發言人表示,一名患心律不正等多種心臟病、需長期服用薄血藥物的60歲女士,本月11日在該院接受經皮穿刺取石手術,順利取走腎石,X光片亦顯示不到有殘餘結石。
病人手術後腎感染
發言人指手術後病人發燒,經處方抗生素後退燒,16日出院。但17日晚上病人再因發燒入院,經臨床判斷為腎感染,凌晨3時進行緊急手術後,病人情況好轉,但心臟功能迅速轉壞及出現多個器官衰竭,轉送深切治療病房,最後因急性心臟病發,23日下午不治。
死者家屬則向傳媒投訴,有醫生曾透露死者病情惡化是因手術後有一粒0.4毫米的腎石留在體內,引致器官衰竭,要求追究院方醫療失誤的責任。
泌尿科專科醫生陳龍威指出,腎石手術是將腎石打碎鉗出,微細碎片有可能留在輸尿管內,X光亦未必檢查到,碎片一般會自行排出,若未能排出造成阻礙,可能導致感染,嚴重感染可導致器官衰竭。至於這宗個案是因感染死亡或是本身心臟病發,有待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