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內地《京華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稱,包括太平洋保險、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7家保險公司將籌集700億至8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保險資金投向北京保障房建設。
據了解,該專案為保險公司與北京市政府合作,以北京市的土地儲備作為抵押,按基礎設施債權投資的方式進行運作。而首批高達100億元的債權發行計劃或於本月底實施。
北京於去年底啟動名為「藍德計劃(土地)」的債權投資計劃,即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旗下的北京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與內地7家保險公司簽訂總金額為700億至800億元的債權投資計劃,期限7年。此次參與其中的7家保險公司,由太平洋保險旗下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牽頭,另外包括中國人壽、中國人保、華泰保險、泰康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平等6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業界憂收益率低
對於今次如此大規模的保險資金投向保障房建設,有保險業內人士表示憂慮,認為地方政府為保障房債權計劃設立的收益率,一般為3%至4%,而保險資金對收益率的訴求在6%至8%,兩者相差非常明顯。比如,此次牽頭的太平洋保險去年的保障房投資收益率,就不及行業中的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
另外,在資金的回報周期方面,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專案按照測算,應該需時15至2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大多數保險公司對回報周期的預期遠遠短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