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陳健在北京出席一個會議時表示,貿易順差增加並不意味人民幣應該加快升值。他說,人民幣滙率應該由市場供求決定,升值應該是可控和漸進的。
分析料最快5年自由兌換
泰國央行行長PrasarnTrairatvorakul認為,人民幣在全球經濟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但相信人民幣不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成為主要儲備貨幣,但之後則有可能。
他說,目前全球面對經濟與貨幣錯配,全球八成貿易以美元結算,但美國經濟只佔全球生產總值約兩成。不過,他認為,中國政府若希望人民幣被廣泛使用,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信銀行國際高級副總裁廖群表示,內地已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並會首先在亞洲區進行推廣,預計五至十年內,人民幣資本賬可基本開放,人民幣亦可自由兌換,相信東盟及港澳於貿易及投資時,會更多使用人民幣。
廖群認為,由於新加坡與內地有良好的政治關係,亦是內地於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相信可繼本港後,成為第二個人民幣離岸中心,預計人民幣會首先於蒙古、北韓及中亞國家逐步國際化,之後會擴展至南韓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