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通脹率上月達5.3%,市場預期已近見頂,但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任志剛表示,年內人民銀行將繼續用利率工具,除要抑壓通脹外,亦希望回復正利率環境,故無可避免要加息。券商高盛昨發表報告,預期內地通脹將在6月見頂,將今年內地通脹預測由4.3%調升至4.7%。 記者:董曉沂
任志剛昨日出席中大講座時表示,內地總體物價水平,在2至4月間已見平穩,希望下半年通脹會回落,但5至7月因為翹尾因素關係,通脹「高過6%亦唔奇」,但並不等於通脹惡化,他相信內地會繼續以利率控制通脹。
人行自去年第四季以來共加息4次,今年又一直對存款準備金率採取「一月一調」政策,本月宣佈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至21%歷史高位,是今年第5度上調。
冀物價下半年回落
他又指出,內地亦希望見到正利率,雖然他未肯評論人行將在年內加息次數和幅度,但以1年期存款利率3.25厘,以及通脹5.3%計算,反映現正處於負利率環境。
若下半年通脹回落至官方目標4%,加上人行繼續加息,年底前有望回復正利率。他說:「但需要加幾多次息呢,大家計吓條數就會知道。」
中國國家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在《財經》雜誌發表文章,指中國要把全年通脹控制在4%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今年升幅很可能逾5%。
高盛昨日發表報告,預期內地下半年會繼續有收緊銀根政策,但力度較之前數季溫和。至於內地通脹,該行預期將於下月見頂,達到5.6%水平,而至8月前都會維持在5%以上。該行將中國全年通脹預測,由4.3%調升至4.7%。
該報告亦認為,在內地經濟數據表現有所放緩,加上國際油價高企情況下,內地經濟增長勢將受壓,故預期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跌破10%,只達9.4%。
高盛調低中國GDP預測
事實上,內地4月份經濟數據已顯示,通脹壓力正放緩,以蔬菜為首的食品價格上漲速度開始受控,4月份更錄得按月下降0.4個百分點,惟期內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按月跌0.5個百分點,至52.9%水平。
除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外,高盛亦對亞洲經濟增長看法轉趨審慎。同樣因油價高企,加上美元弱勢,高盛下調亞洲區(日本外)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早前的8.2%下降至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