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美國一家越南餐館以底價3.9萬元拍賣一碗越南湯粉,高價全因用料夠豪,其中湯底是配有白松露菌的肥鵝肝湯。白松露菌有「白鑽石」美譽,與魚子醬和鵝肝同為「世界三大珍味」。
由於松露菌生長於不同品種的樹之間,若要培殖,需要一大片土地,成本高昂,故現時多是野生採摘。意大利北部Alba區盛產白松露菌,另有少量白松露菌出自克羅地亞,收成期由每年11月中至翌年1月初,食品商LaRustichella主席SergioBrugnoli說,「松露菌生長於樹與樹間,膨脹時,地底的沙石會阻礙其發展,破損多會令外形變得凹凸不平,所以松露菌頂端越平滑、均勻,質素越好。」
雞蛋最能配合香氣
另外,要留意松露菌的紋理及香氣,松露菌會帶有大蒜香但不會嗆鼻,至於松露菌身價則視乎大小。Alba區有一班團隊,為松露菌劃分等級。白松露菌以冬天出產最珍貴,最貴的品種為Tubermagnatumpico,市場每千克約4000歐元(約4.4萬港元)。在意大利,餐廳用餐車將松露菌推到客人面前,客人挑選後,直接將松露菌用特製刨刀刨到熱盤上。餐車上還有一個磅,在刨削松露菌前後量度其重量,就知道客人總共消費了多少。
「白松露菌除了味道較濃郁、口感爽脆外,食落亦較飽滿。」但白松露菌保存期僅10日,加上地域上有限制,更顯矜貴。白松露菌味道較濃郁,一旦加熱氣味就會消失,一般會放在意大利飯、麪,及其他不同的主菜上,「最能配合松露菌香氣是雞蛋,無論是一隻溫泉蛋或是煎成蛋捲,配搭松露菌都是最出色的。」
記者:陳皓怡 攝影:梁鑑章
食家:用嗅覺品嚐
賭王何鴻燊於2010年在「意大利白松露菌國際慈善拍賣會」,以33萬美元(約257萬港元)投得重逾1300克的白松露菌王,成為一時佳話。09年他已於該拍賣會用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投得白松露菌王。食家黃雅歷說,早兩年曾在港食過一道菜,首先將白松露菌放在意大利米內,由於白松露菌香味濃郁,令意大利飯(Risotto)散發白松露菌香味;加上那款意大利飯可生食,故毋須烹得太熱,保留到白松露菌的香氣,「這算是我食過最好食的risotto。」
盧覓雪:每年食一次
節目主持盧覓雪稱,白松露菌有季節性,「好似大閘蟹每年食一次。配白松露菌菜式最理想係熱盤,好似炒蛋、多士,pasta、risotto,我最鍾意pasta配白松露菌。」她說,白松露菌勝在「奇香」無可媲美,黑松露菌的香味僅及白松露菌十分一,品嚐白松露菌時始終是嗅覺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