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滬錢隨時自由行港樓又發燒 - 郭小民

國策透視:滬錢隨時自由行港樓又發燒 - 郭小民

「香港市民千祈唔好短盤(沽出物業,並且不再擁有物業)」,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上周六評論熾熱的樓市時說。他的話似乎暗示樓價易升難跌,其實道理大家都知曉,任志剛都提到香港樓市已非700萬人的市場,一批內地人早已南下入市。
小民數名朋友早於前年起,在樓價屢創新高的誘惑、兼深信經濟支持不了樓價無止境上升的原因下,選擇先沽物業再伺機購回;不過,樓價脫韁躍升,有朋友終投降,高價追貨,充份體會任志剛「短盤論」的神髓。

境外直投滬金融辦已上報

內地人搶貴香港樓,還未到戲肉。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徐權上周六在「2011陸家嘴論壇」上透露,個人境外直接投資方案已於去年,以上海市政府名義上報國務院,目前仍在徵求意見階段。根據上報方案,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被設計為非金融類的外滙投資,而不是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

三大投資方向房地產上榜

值得留意的是,上海市提出的個人境外直接投資方案,資金有三大投向,包括投資移民、房地產和企業投資。換言之,「磚頭」仍是上海人最愛之一,港人今後要「短盤」便須三思。
說回上海市今次所提的個人境外直接投資方案,小民認為,此方案是上海金融辦公室主任方星海,於去年1月提出的開放個人境外投資試點的「延續篇」。
大家若非善忘,一定記得方星海於去年1月19日在港簽署《關於加強滬港金融合作的備忘錄》前夕,內地權威媒體《財經網》引述他的專訪指,上海將會成為開放個人海外投資的試點,不過,在制度上仍需要進行深入討論,亦都沒有透露具體時間表。他又強調,海外投資範圍並不限於香港,所以絕不等同「港股直通車」方案。
一提到「直通車」,本港傳媒即在港追問,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回答說沒有此事,上海市金融辦亦高調發出聲明否認方星海曾接受訪問。小民重提舊事,是由於內地傳媒朋友於事發後感慨地說,「事件見光死」;的確,政策愛論政,方星海說漏了口後反口,當事件從未發生,今回徐權說的可算數?
然而,只是事隔一年,中國政經局勢變得急速,人民幣要成為全球第三大主要貨幣,無論在投資、貿易等環節上,都要加快「進」與「出」的步伐,個人境外直接投資過去的關卡理應有機會除去障礙。若指徐權說的算數,不如直接說,上海在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前,包括人民幣由內對外的流轉等配對措施,上海已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