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多隻中型股慘被洗倉,跌幅之巨猶似大市已跌了三四百點,從恒指微升之表現,看不到原來市場氣氛竟如此惡劣。其中一個解釋是市場游資緊絀,這從上周五一單配股可以得見。
信義玻璃(868)以8.35元配售1億股籌資8.35億元,另大股東董清波配售4726.8萬股,結果信義收市雖然守得住配股價,但另兩隻玻璃股洛陽玻璃(1108)勁跌8.7%,而早前曾配股集資的中國玻璃(舊股,臨時編號2907)更跌12%。
企業借貸困難
信義今次集資,可說是毫無說服力。該公司去年底止純利勁增一倍至15.7億元,即使計及投資活動仍是正現金流入,目前資本淨負債比率為31%,已遠低於同業,理論上資本需求不大。值得注意是管理層剛於上周才說分拆太陽能玻璃業務進展順利,將短期提交上市申請。既然分拆已可收回一大筆資金,又何需急於配股集資?
更令人懷疑之處是同時有股東配股套現,假如分拆順利,又何必要急於沽貨?勉強要為公司開脫,信義玻璃很有可能是面對貸款困難又或者備用貸款突被取走,以當前銀行信貸緊絀情況(中港兩地亦然),的確有此可能。
假如具有優越營運歷史的企業都面對借貸困難,其他中小型上市公司以至各行各業都肯定嚴重水緊,層層影響之下,好多物資供應商都可能被拖數或者應收賬大增,相關股份受一定壓力。
中國年前放水4萬億元,資金都不知流到哪裏去,現在中央要收水,銀行便難以貸出資金,最怕是當QE2完結後美國又收水,到時港股乾塘情況會更嚴重,二三線股可能仍要捱一段時間。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