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財團於免費電視市場雖屬「新丁」,但其實各自都有經營收費電視的經驗,綜觀去年的表現,now寬頻電視尚未正式有盈利,有線電視更是虧損擴大至2.22億元,投資免費電視業務只會令其「止血」的日子延長。
向來「牙擦」城市電訊(1137)主席王維基表示,集團會視免費電視為一長遠投資,並不會在兩、三年內帶來可觀的回報;有線寬頻(1097)主席吳天海日前亦曾指,未來會出售節目給免費台賺取收益,但預計免費台啟播後亦需1、2年才可為有線帶來收入,未來五年有線的收入,仍會以訂戶收費為主。
部份觀眾料流失
更重要的是,收費電視的觀眾必定有部份流失到免費電視,就連吳天海亦要承認,免費台會攤薄收費台的客戶,惟有增加收費台節目的噱頭。此外,三公司各自承諾投資6至11億元,還要面對只有微利或仍在虧損的收費電視業務,免費電視確是不易為的生意。
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盧偉力亦指出,主要以客戶月費收入為主的收費電視,未來收入會受到影響。但他認為,電視的運作模式其實仍有很多可能性,如收費電視的王牌節目,可考慮於免費電視上重播,作為軟性促銷,吸引觀眾訂購收費電視,觀看下一集王牌節目。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承認,投資免費電視未必賺錢,但可以提升老闆的社會影響力,他表示,「就算蝕,只要唔多,老闆都可從其他業務賺回。」事實上,三家申請者電盈(008)、有線寬頻及城市電訊目前都並非只從事收費電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