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出7大戰略新興產業,大力扶持發展,當中包括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正是光大國際(257)的主營業務。光國食正國策,亦開始交出佳績,但股價不前,近期更隨大市回落,估值變得相宜,由於預期調整未完,不妨候低收集。
光國去年營業額大增65.9%至29.29億元,盈利亦增65.8%至6.16億元。由於配股令股數增加,每股盈利0.169元,仍增48.6%,成績遠勝對上3個年度,反映已步入收成期。
期內光國取得新項目17個,投資總額逾28億元人民幣。截至去年底,集團的環保及新能源項目共49個,總投資額逾105億元人民幣,當中約53%已完成建設工程,餘者則在興建或籌備中。
去年是集團歷年工程建設最多的一年,共13個項目開工,建造服務收益大增,成為業績大進的一個原因。由於去年簽訂多個新項目,預計今年集團的建設工程仍會非常繁忙,有關收入續有可觀增長。
光國的業務主要分為環保能源、環保水務和新能源3大板塊。環保能源業務包括垃圾發電、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以及環保產業園,共有15個項目。環保水務則有18個污水處理、3個中水回用,以及1個地表水項目。
大股東增持顯信心
新能源項目截至去年底已落實12個,包括3個沼氣發電、4個生物質能發電,以及4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其後又取得4個風電項目,總投資逾15億元人民幣。
今年光國將重點拓展環保能源和新能源,將投資10億元於垃圾發電,另投資10億元於光伏發電。大股東光大集團本月初申報於市場增持3297萬股光國,買入價為3.57元至3.75元,顯然看好前景。
光國往績PE已回至20倍,估計今年每股盈利再增25%至0.21元,PE將降至16倍,估值並不算貴。但從周線圖分析,光國年初至今形成大橫行區,有機會下試底部2.73元,若跌至此價,往績PE不過16倍,而預期PE更低至13倍。
買賣策略:3元或以下分段吸納,目標4元,跌破2.65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