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昨宣佈,三批由德國生產商B.BraunMedicalAG生產的含碘消毒劑Braunoderm含碘量不足,其中一批次本地有進口,並已分發至各醫院、血液透析中心及護養院。生產商決定全球回收產品,署方促請仍管有受影響產品的消費者及醫護人員立即停用相關產品,免生危險。
衞生署收到本地供應商通知,指生產商常規穩定性測試顯示,部份含碘消毒劑在到期日屆滿前,出現含碘量低於標示水平情況,但不算嚴重,其效能應不受影響。而本港供應商入口了其中一批「BraunodermUngefSpruehfl'DE'250毫升裝」產品。
碘量不足可致命
衞生署表示,為審慎起見同意回收產品,因該產品除用作消毒皮膚外,部份醫院及血液透析中心會用作消毒血液透析儀器。由於腎病病人是長期病患者,免疫力較低,須保障他們安全。
至今署方無接獲有關產品引起不良反應報告,所有持受影響產品的醫療機構已獲知會回收事宜。署方會繼續調查事件,並就事件有否違法尋求法律意見。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認為,藥品通過認證推出市面後才發現有問題,情況罕見。他表示碘能消毒,若消毒劑含碘不足,會威脅病人生命,「消毒劑主要係做手術或者透析前消毒皮膚同器具,唔夠碘就可能會被啲菌入到身體,造成傷口發炎甚至敗血病,係可以致命嘅」。